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每年必吵一至兩次之青棒木鋁棒爭議


在每年進入非職棒賽季期,除了相關資訊量會減少外,也可以想見會有特定話題又要
週期性出現,而關於台灣青棒到底是要用鋁棒或木棒這點很顯然又會浮上檯面。尤其
在今年因為亞冠賽台灣的表現明顯不如日本(高中賽事用鋁棒)與韓國(高中賽事用
木棒),藉由台灣的打者養成、好投手產生的數量、職棒賽事強度是否因好投手多半
旅美或旅日而降低又再次焦點。


基本上目前在台灣某些網路討論區中,自2010年3月之後開始到今年12月為止
大約將近七年的時間,由某些本地職棒球探與美職駐台球探配合某些網路寫手與討論
區意見領袖,很刻意的要在網路上帶一種觀點,這些論述者目前所主打的就是從高中
階段開始用木棒,才能讓打者變強且投手球速會更快,並以目前台灣職棒的選手表現
作為佐證,來產生一種木棒有益論的風向。甚至除了表面上這種論述外,這些論述者
的內心更抱持使用木棒年紀最好是越早越好,因為美國有心想打職棒的學生選手,有
的其實從國小或國中就用木棒,甚至還會找棒球家教來補棒球。換言之,棒球在這些
木棒有益論的論點者眼中本來就是有錢人的運動,沒錢沒辦法當菁英的就滾一邊,不
要來阻撓菁英或可從菁英身上撈到油水好處或業績的棒球從業者(像是球探、經紀人
、特定運動醫療產業從事者與棒球家教)的「財路」。


其實這方面的爭議前一次出現在台灣網路討論區是今年六月下旬,當時敝部也曾以專
文做過分析




而由於在這個月上半段,包括帶領韓職聯軍多次參與台灣冬季聯盟的監督柳承安,與
一位已經連續五年受邀來台參與運動廠商所辦菁英青棒營過程中的發言,讓這些主打
木棒論述且對日本棒球或青棒使用鋁棒有成見的台灣特定群體,有種這幾年刻意塑造
的謊言快被挫破,雖尚未到氣急敗壞但已是危機感湧現的狀況,因此也就開始一些反
擊,並再次引起相關爭論。


為了解這次爭論引發的主因,以下要先讓讀者看看兩位美國與韓國教練到底說了什麼
話,才讓爭議因此又在網路討論區竄起。首先,是連五年受邀來台灣參與由體育廠商
NIKE舉辦的青棒菁英營隊指導,擔任波士頓紅襪隊小聯盟教練的Darren Fenster
如是說:


「此外,這次在打擊訓練中全程以鋁棒進行訓練,Darren Fenster解釋:『過去我們
曾經嘗試以木棒讓學員訓練,但現階段的的他們力量不太夠,用力也有些困難,所以
我們決定先用鋁棒,讓他們習慣正確的姿勢。』」


接著,冬季聯盟韓職聯隊柳承安教練則是這樣說:

「針對高中生該打木棒或是鋁棒,柳承安表示,目前韓國高中生也是使用木棒,其實
很難說到底是好還是壞,算是兩面刃,對於實力本來就比較好的球員,確實早點接觸
可以提前適應進而連結職棒,但相反實力較差的選手,無論長打能力與打擊率都有很
大影響,但他個人覺得傾向高中打鋁棒比較好,可以培養球員的打擊手感,增加長打
能力。


柳承安表示,高中生用木棒或鋁棒是個難解的問題,不過或許可以找個平衡點,除非
學生已具備不錯的身體素質,否則他認為高一、高二學生大多身體素質還不夠好,高
一、高二應該先打鋁棒,高三再打木棒,不談日本高中生打鋁棒,包括美國大學也都
用鋁棒,而且美國高中聯賽只打7局,只有決賽才打到9局,對於保護選手的身體非
常重視。


此外,柳承安認為,高中生只要本身肌肉量足夠,用木棒或鋁棒都可以打全壘打,但
高中生使用木棒如果一直打不好,不僅對於球技沒有幫助,對於心理層面多少也會有
負面影響,他透露目前韓國與台灣的高中生皆用木棒,投手無法在鋁棒競爭下快速成
長,也同樣出現打高投低的現象。」


很顯然上述兩段發言,讓木棒論述與附庸者警覺到,在2010~2017年這段期
間設法在網路論壇中所帶出的風向可能因此失效,自然必須要以比較極端的力道去掩
蓋或硬轉。而台灣網路討論區的木棒論述者最近這一兩周對此狀況的應對上,起初是
主打


「本來就不是每個人都馬上能打木棒,分木鋁棒組可磨練更多人,連中職球隊看鋁棒
組都看到很多喜歡的選手」這樣的論點。


但是,在有美國教練、韓國教練甚至是日本社會人隊教練陸續給台灣棒球建議後,這
些論述者就開始出現更為極端的手段,也就是刻意扮成日本棒球迷觀點進行反串質疑
。因此也開始出現拿日本節目的片段擷圖,來強調2017年世青賽前六名的國家隊
中只有日本是打鋁棒(事實上1970年代中期日本高野連「開放」正式比賽可使用
金屬球棒後,並未同時「禁止」到1970年中期為止可使用的木棒,因此2014
年夏甲就有球員用木棒上場比賽)。同時,以「圖片造謠,美國高中怎麼會打木棒,
不管啦一定是日本節目騙人」這種反串發言手法,要刻意讓台灣的日本棒球愛好者得
背他們這些無賴言論的黑鍋。


通常,這類論述者很喜歡以反串成日職觀點者的手法,來進行模糊焦點或反質疑的方
式以便鞏固自己或附庸者的立場。不過,他們在採取此項手段時卻無視擷圖中日本節
目有補充「美國有的州其實青棒賽事用鋁棒甚至是木鋁棒共用」的字幕與事實。這種
刻意解讀或選擇性解讀的方式,是這些論述者慣用的手法(事實上目前台灣在針對例
如空汙或能源政策等公共議題,政府跟環保團體都有明顯的選擇性解讀盲點在,所以
棒球方面同樣出現這種現象是一點也不讓人意外的情形)。


至於這類的論述者的組成上,包括某些部落客(有健在的也有已經過世的)、網路意
見領袖、甚至是某些可能效力於美職或台灣職棒特定球隊的球探。當然,這邊不指名
道姓有這種行徑的美職與特定中職球探的姓名(不過可以提示其中有姓氏是筆畫很多
的),但可以跟讀者提到特定球探的行徑。因為其中有球探本身最多只有大學乙組的
經歷,大學生涯只有一轟,在尚未入行前其實是在電子媒體界任職。而在更早之前未
成為媒體人時,則是性喜網路言論海巡與網路霸凌,並藉由這種手法去打壓與自己觀
點不同的美國或日本職棒球迷。更諷刺的是,此球探以球迷身分所支持的美國職棒隊
,以往就是以某本由原本寫金融相關書籍卻跨足到棒球領域的作者單一著作而在台灣
或美國棒球圈聞名,但著作內容中卻是全盤否定球探的努力,當自己長期支持的球隊
以反球探的著作出名,自己卻又要當球探,這本身就是一種很明顯的矛盾。


而如果追本溯源的去探究會發現,包括某些特定台籍球探在內,目前在網路上主打台
灣高中用木棒比鋁棒好的論述者,在2005年開始台灣青棒改打木棒後到2010
年2月為止,其實是抱持高中應該用鋁棒勝過木棒的觀點,因為他們認為用木棒會對
投手的養成有害。當他們為加強這種論述時還提到美國狀況,甚至其中有人用以下方
式強調他們認為鋁棒比木棒好的論點是跟美國同步,當時的說法如下


「美國到處都有州議員或市議員搞不清楚狀況提案本州或本市高中改用木棒,但這樣
只是上新聞有做秀的效果,最後投票都過不了。感覺上新聞老是聽到這種消息,但到
最後就也只是提案而已。到2009年為止美國高中用木棒的州或行政區域用一隻手
就可以數完!加上這幾年來的追蹤研究也發現鋁棒並沒有造成比較多受傷,這個證據
出來之後更是不可能在地方議會提案通過更何況是全國,哪個北七議員敢提這種案子
肯定被打槍。而改用木棒的區域也已有學校因為經費問題而不滿的聲音,因為打木棒
一直斷球棒太貴了,那種只在城市範圍改打木棒的學校還發現球隊出城跟別人打都仆
街,會影響球員未來升學和進職棒的機會而引發家長抱怨。只有類似北達科他州那種
冷得要死的地方會繼續用木棒,因為在那邊鋁棒打起來比木棒還容易斷太花錢。」


但是,因為2010年1月明尼蘇達雙城隊打者Joe Mauer擔任小聯盟監督的老哥受邀
來台進行大專選手技術講解而有破功的跡象產生,當時的狀況如下:


「雙城高階1A總教練傑克.莫爾(Jake Mauer)在洲際棒球場對14所台灣大專甲
組球隊的57位打者開講,中華隊教頭葉志仙也全程參與。

傑克得知台灣高中棒球採用木棒後表示:『這是對的!這可以讓年輕選手提早用正確
的打擊姿勢來揮棒,打擊能力成長得會比較快。』

去年木棒組的青棒賽超過300場,全壘打不過3、4支,傑克笑著說:『美國的高
中用鋁棒,如果讓他們打木棒,數量同樣會少。」到底高中該用什麼球棒?傑克說:
『如果目的是讓比賽好看,那用鋁棒,但就長遠來看,就得選木棒。』

傑克說:『用鋁棒時,即使犯錯,還是可以將球打遠,但是打木棒就得做對才能打得
好,而且打木棒,可以強化二頭肌以及手臂肌肉,對長打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幫助的。
』」


在那時間點主打鋁棒比木棒好的這群現行木棒比鋁棒好論述者,對弟弟曾是美聯頂級
打者與代表性攻守俱佳捕手的Mauer教練這樣的發言,雖然是以


「如果台灣教練的打擊觀念和教法是對的,當然沒問題。打木棒不是萬惡,萬惡的是
 教練的腦。另外,Mauer沒打過新規格的鋁棒,完全不知道彈性被限制!」


來進行評論,但實際上自2010年3月左右開始,這些原本堅信台灣青棒用鋁棒比
木棒好的論點者立場就偷偷開始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轉為主打用木棒比鋁棒好的論
點直到現在。而當球迷如果有意質疑這些論述者,他們到2010年二月為止與七年
後的現在觀點南轅北轍甚至完全自相矛盾的真相,這些論述者還會以


「十年前和十年後的時空背景產生很多變化,不能一直往回看」


這種說詞設法輕描淡寫。因為他們很清楚如果自己過去的這種論述被挖出來,原本所
自行塑造的先進形象就會蕩然無存,而變成類似台灣政治人物的「誠信程度」。所以
球迷們日後若在網路討論區遇到這些論述者對自己過去發言全盤否定的行為時,該做
的應該是加強質疑力道,畢竟當初2004~2010年初說鋁棒比木棒好的是這些
人;而2010年3月起到目前為止主打木棒比鋁棒好,且不要別人回顧他們過去相
反發言的也是這些人;一下說要通通用木棒設法精英化才對台灣棒球有益,一下又改
口說分成木棒組鋁棒組都會有球探青睞人才的還是這些人。難道這些論述者不該為自
己的前言不對後語負責?還是說,只要天真的認為沒有人發現或刻意留存他們長期以
來的言論資料來對照,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大開「政客模式」隨便講?


更進一步來看,當這樣的論述者中有人是具球探身分,因此在他們有所謂需達成業績
的目的性用意之際才做出相關的發言,那麼,球迷們其實也得自我省思是否該為這些
球探背書或變成他們的代辯人?而且到最後作收利益的卻還是那些球探,是否連帶也
成為了一些亂象的幫兇?畢竟經理這陣子在網路討論區也看到有某些依附特定球探立
場的球迷,近期做出以下發言:


「不需要叫目標是職業的人陪這些進不了職棒的人打鋁棒,
 老外14歲就自費打木棒,台灣卻一堆推18歲打鋁棒」

「高三還拿不動棒子的真的也別打棒球了」

「覺得木棒太貴的學校,就只報名鋁棒組,如果打鋁棒,資質優的學生想去,
 那就打鋁棒啊!到時球探不想來看、職棒不想選你,也怨不得別人!」

「想打職棒的高中生拿不動木棒 進職業是要當假貨嗎?」

「即使比賽規定打木棒選手不能適應私下還是可以先用鋁棒練過之後再轉,
 建中還不是有汰選出能上台大跟只能上文化的廢物,
 所以為了可憐那些後段不能適應的應該要求前段建中生
 別拿學資那種難度的東西出來嗎?一直說有人不能適應木棒被犧牲,
 可是沒被犧牲撐到職棒的選手還是一大票,所以到底被犧牲什麼?
 凡打棒球就一定有汰選不是嗎?甚至棒球以外的領域也一樣有
 現在不是只有培育出「幾個好手」,而是幾乎培育出一整代比鋁棒世代
 更傑出的職棒球員」

「台灣是玩菁英棒球就不要有人一直把教育意義拉進來討論,
 因為就是有些人要完全靠打棒球過日子!」

「未發育完全?美國拉美12、13歲想走職業的已經開始練木棒
 美國從青棒時期想要走職業的早就開始練木棒
 而且自己的木棒還是自己訂製的!」

「報導都是問高中打鋁棒的職棒選手,怎麼沒問高中打木棒的,
 這次NIKE訓練營明明就有個打木棒拿205萬美金簽約金的不是嗎」


洋洋灑灑一大串可以看出,當有些台籍球探為了自己的業績(基本上在台灣、日本、
美國,職棒隊球探其實都有業績壓力,甚至有些球探在當初帶自己入行的主管離職後
,自己也得另謀出路轉到其他球隊去謀職,但很顯然日職球探並不會像美職或台灣職
棒的球探那樣閒可以在網路上帶風向,頂多也就是接受雜誌採訪賺點訪談外快),在
網路上號召一群依附他們目的性發言的球迷做出上述這樣的論述(而且有些其實不全
然是幫上忙,反而是幫倒忙扯後腿,讓人看到球探與附庸者雙方想以發言量取勝,卻
更顯自相矛盾的可笑行徑。例如不要叫目標是職業的人陪進不了職棒的人打鋁棒,但
當初散布打木棒比打鋁棒好論點的核心人士,近期改口說其實鋁棒組也有球探喜歡的
選手,但這些附庸者卻跟iPhone作業系統未能更新到最新版本前仍以舊版說法
繼續散布一樣;而所謂「凡打棒球就一定有汰選」,這樣的論述當初在目前推廣木棒
最力,但同時也對日本棒球有成見的某些美職台籍球探與附庸者眼中,他們所見的日
本棒球就是一種「碾壓低產出」,那討論台灣棒球的時候怎麼就是另一套標準?再者
,如果培育出一整代比鋁棒世代更傑出的選手,理論上應該就要在國際賽都能跟以投
手養成自豪且青棒時期正式比賽用鋁棒的日本大打投手戰,並與以打擊見長在高中階
段跟台灣一樣都用木棒的韓國大打打擊戰,但顯然今年亞冠賽的結果並不是這樣;而
林子偉能拿到205萬美元簽約金,事實上是剛好趕上MLB各隊對海外業餘選手簽
約制度改變前的末班車,卻因此被拿來當作樣板,那當然不可能讓球迷有機會去探討
如果林子偉是在現行制度下,他簽約金可能會降到什麼程度去做思考),自然就無法
讓其他並不具有立場的球迷們看到一些爭議背後的本質與關鍵。


當然這邊也要強調,青棒選手的能力提升絕對不是侷限在木鋁棒的差異(事實上像今
年夏甲八強的盛岡大附以及今年春甲冠軍大阪桐蔭平常就有用木棒練習),還包括訓
練方式技術提升與他國交流,加上選手的身體素質提升與營養來源和往日相較更加進
化,這些也是促使選手成長與表現進步的主因。但是,在看到2004~2010年
初可以強調高中賽事用木棒對投手養成有害,而2010年3月起到目前為止改口說
木棒遠比鋁棒好,然後在必要時可簡化成高中用木棒是帶動台灣職棒後續進步的主因
,所以只打興趣者或無職棒天賦者就留在鋁棒領域,轉個身又要切割出高中有木棒鋁
棒組的分別並無不可,只因同樣有人才會被發掘。論點不停變化,目的除了避免被人
發現其中帶有的矛盾因子以外,仍只是為少數人的利益(而且並不是所謂木棒廠商的
利益,反倒是某些只要沒業績就得滾蛋,因此無所不用其極且非職棒退役選手出身的
台籍球探),試問各位球迷們,難道還覺得不需要為這些論述者或附庸者的行為感到
憤怒或感慨,甚至要他們為自己一言一行負起該負的責任與代價,而可用言論自由或
「真理越辯越明」就輕易去搪塞跟規避嗎?


其實經理本身打從心裡不喜歡這樣的口水戰,但看到這方面的爭議始終一二再再而三
在網路討論區重複出現,一年平均要吵兩三次甚至三四次(通常是球季中吵一到兩次
,球季結束後到年底前會至少有一次甚至吵第二次),而木棒論述者始終是吃定其他
人並不會刻意蒐集自身論述所具有的矛盾情形,而恣意妄為的把帶有目的性的論點硬
要未必認同他們論點的球迷全部吞下去,才覺得有必要不定時的針對這個真相進行重
複說明並做必要的更新。

2 則留言:

  1.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295136

    請問關於西谷監督說關於木棒訓練這段
    我想問日本有哪一間學校真的完全用木棒訓練打擊(只在比賽用鋁棒)

    依內文說法感覺桐蔭用木棒訓練只是其中一個打擊訓練方法
    而非固定在每次的打擊練習菜單裡?

    回覆刪除
  2. 感謝讀者Walter Wu久違的留言與意見表達

    基本上大阪桐蔭已算是有把木棒
    放進平日訓練項目之一
    而能加快選手適應的代表性學校
    (其他還有像是2010到2011年已有日本媒體披露
    平常有用竹棒訓練的大垣日大
    ,以及今年NHK針對夏甲參賽校介紹時,
    在訓練上有用木棒的盛岡大附)
    但若真要說全部從頭到尾都用木棒訓練
    然後在比賽中才用鋁棒的日本高中其實是沒有
    (至少就經理本身現階段所知)

    至於近期比較有代表性
    在高中階段有用木棒練習
    並在高中畢業就以職棒第一指名入團的日職野手
    包括西武的森友哉跟巨人的岡本和真,
    這兩人進職棒後的表現差異,
    可以看得出他們在高中階段的指導者
    對木棒的指點能力上有一些不同
    而以木棒作為打擊訓練所產生的後續影響也有差異。

    其他像是確定要交加入職棒後
    才開始用木棒練習的園部聰
    (高中時期聖光學院,進職棒後是在歐力士隊)
    或是所屬高中完全沒用木棒訓練
    所以第一次參加國際賽就要打木棒而表現差
    進職棒後表現並不如同梯入團隊友的高橋大樹
    (高中時期龍谷大平安,職棒是在廣島隊)
    其實也可以做為對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