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朝鮮、滿州等地,均曾派隊參加過日本甲子園的全國大會,朝鮮、滿州是從1921年的第七回大會開始參賽,而台灣則是兩年後的第九回大會派隊參與;在敝部經理的大作「從嘉農看甲子園系列-一年兩度的大賽簡述」裡曾提到,戰前的甲子園大會,並不是現在"全國高校野球選手權大會"的名稱,在學制改革前的中學時代,甲子園大會是被稱做"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
而不論是現在或戰前,凡是參加夏甲全國大會的球隊,均須是從地方大會脫穎而出的勝者,而三支從台灣、朝鮮、滿州等非日本本土的外地球隊,也必須從所屬的地方大會開始打起,朝鮮、滿州等兩大會,敝部經理的「從嘉農看甲子園系列-日治時期統治地的參賽狀況」一文裡有做敘述,而本系列重點的台灣大會,則由筆者為讀者說明。
1923年開始舉行的台灣大會,其正式名稱是"第一回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在各式文獻中均可見到這一名詞,不過主辦單位之一的朝日新聞社,也稱"第九回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台灣大會",與現在的稱呼相同,故不論是"全島大會"或"台灣大會",意思都是一樣的;而台灣大會從1923年一直舉辦至1942年,一共長達20年,但由於1942年在甲子園的全國大會,是由日本文部省(相當台灣的教育部)所舉辦,而改名稱為"第一回全國中等學校體育大會野球大會"(以後有時間將會另文刊出),故當年的甲子園大會被稱為是"夢幻的甲子園"。
以下從1923年一直至1941年為止,共19年台灣大會的概況,將以兩部分刊登如下。
【一、歷年台灣大會的概況:依序分別是年份、屆別、參加校數、代表校、出場次數】
1923:九、4、台北一中、初
1924:十、4、台北商、初
1925:十一、4、台北工、初
1926:十二、6、台北商、2
1927:十三、6、台北商、3
1928:十四、7、台北工、2
1929:十五、7、台北一中、2
1930:十六、8、台北一中、3
1931:十七、11、嘉義農林、初
1932:十八、12、台北工、3
1933:十九、11、嘉義農林、2
1934:二十、12、台北商、4
1935:二十一、12、嘉義農林、3
1936:二十二、12、嘉義農林、4
1937:二十三、10、嘉義中、初
1938:二十四、11、台北一中、4
1939:二十五、13、嘉義中、2
1940:二十六、13、台北一中、5
1941:二十七、12、嘉義中、3
※註一:1941年雖由嘉義中第三度奪冠,但因二戰日益擴大因素,故全國大會取消。
※註二:1942年夢幻甲子園的台灣代表,由台北工取得。
【二、歷年台灣大會各參賽校的勝敗表】
<台北州>
學校名稱:台北一中(現‧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19次(1923-1941)
通算戰績:35勝17敗
最佳成績:優勝5回(1923、1929、1930、1938、1940)
學校名稱:台北商(現‧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
參加次數:19次(1923-1941)
通算戰績:30勝17敗
最佳成績:優勝4回(1924、1926、1927、1934)
學校名稱:台北工(現‧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參加次數:19次(1923-1941)
通算戰績:20勝18敗
最佳成績:優勝3回(1925、1928、1932)
學校名稱:台北二師(現‧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參加次數:11次(1931-1941)
通算戰績:7勝15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準優勝1回
學校名稱:私立國民中(現‧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3次(1939-1941)
通算戰績:1勝3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
學校名稱:私立台北中(現‧臺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1次(1939)
通算戰績:0勝1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
<新竹州>
學校名稱:新竹中(現‧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2次(1939-1940)
通算戰績:0勝2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
<台中州>
學校名稱:台中一中(現‧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6次(1930-1934、1936)
通算戰績:1勝8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
學校名稱:台中二中(現‧國立臺中第二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8次(1931-1938)
通算戰績:5勝8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
學校名稱:台中商(現‧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參加次數:16次(1926-1941)
通算戰績:8勝19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
<台南州>
學校名稱:嘉義中(現‧國立嘉義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11次(1931-1941)
通算戰績:19勝10敗
最佳成績:優勝3回(1937、1939、1941)
學校名稱:嘉義農林(現‧國立嘉義大學)
參加次數:14次(1928-1941)
通算戰績:31勝11敗
最佳成績:優勝4回(1931、1933、1935、1936)
學校名稱:台南一中(現‧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19次(1923-1941)
通算戰績:17勝21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準優勝4回
學校名稱:台南二中(現‧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3次(1932、1934-1935)
通算戰績:0勝6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
<高雄州>
學校名稱:高雄中(現‧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16次(1926-1941)
通算戰績:9勝20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準優勝1回
學校名稱:高雄商(現‧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參加次數:2次(1940-1941)
通算戰績:1勝2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
學校名稱:屏東農(現‧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參加次數:2次(1935-1936)
通算戰績:1勝3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
<花蓮港廳>
學校名稱:花蓮港中(現‧國立花蓮高級中學)
參加次數:4次(1938-1941)
通算戰績:0勝4敗
最佳成績:優勝0回
■結語:
以上是從1923年一直至1941年為止,共19年台灣大會的概況,雖然這19年來僅有18校參賽,且同一屆最多只有13校參加,遠遜於朝鮮的57校,但多於滿州的10校,不過台灣各校與日本本土的選手一樣,都是為爭奪甲子園的代表權而努力著;而台灣大會的賽制也呈多樣變化,有直接進行全島的單淘汰制,也有先採行分區的預賽制、再打全島的單循環制,亦有先採分區的預賽制、再以全島的單淘汰制決勝負,故有些學校的敗場數會多於參加次數,原因也在於受到賽制的規則所致,這是讀者所須明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