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在台美國職棒愛好與進階數據偏好特定個體如是說


在世界棒球經典賽告一段落,北半球有棒球發展而到職棒層級的區域,今年度的職棒
賽事也將陸續開打之際,其實台灣的球迷還是有在網路棒球討論區對於基層棒球尤其
是高中階段的一些意見發表。但是,也出現以下一種讓人費解甚至必須要逐字逐句層
層解析,才能讓球迷了解論點有多自相矛盾的發言。因為今天是春季甲子園休兵日,
所以要帶球迷們來看一看這種發言到底問題出在哪,又有哪些迷思需釐清。


此段原始發言如下:

「投手面對拿木棒的打者才會拚球速啦,對拿鋁棒的打者只會瘋狂的變化球連發,先
不管變化球連發對年輕選手的手臂負擔,沒有大量的直球出手,我不認為多使用變化
球能練控球,打木棒沒優點的話,美國就不會有自費的木棒聯賽啦!

美國日本不採用全面木棒,就是因為美日不是全面菁英科班制,但台韓的高中頂尖聯
賽都是精英科班制,沒有推廣層面,縱使美日高中頂級聯賽全面鋁棒,頂尖的人還是
會練木棒,因為他們知道拿鋁棒打出來的成績球探不會看...

此外,打者過早的面對大量變化球,打者只會放棄使用正常的揮擊方式去應對那些球
,只有少數的打者會堅持只去打自己有把握的球,木棒唯一的缺點就是燒錢,容易讓
末段學校撐不下去,除此之外高中頂級球員使用木棒幾乎是國際共識

韓國的問題是出在全面假日化啦,高中生比賽場次一次砍掉這麼多,打者的養成一定
打折,強迫這些科班生平日只能讀書,只有假日才比賽,搞不好台灣乙組一堆人出賽
場數都比韓國科班青棒還多,一年比賽只打20幾場,拿什麼棒都一樣很難養打者。

韓國的大學比賽也是少得可憐,跟台灣的差不多,加上韓國隊伍多,高中生人才幾乎
都被職棒挑光了,剩下進大學的程度真的是次級中的次級,比賽又很少」


上述這一段又臭又長,不計標點符號總計453個字的一段陳述,是出自於一位棒球
立場上明顯偏美國職棒與進階數據萬歲觀點,娛樂喜好上偏向韓國類型並開設有營收
自媒體的網路棒球意見領袖在網路棒球討論區所發表。跟先前經理在今年春甲參賽校
慶應高中介紹文提及的以下這段文字

「日本高中的整體強度很差,除非能擠進強校圈否則進那些次級球隊也不會有機會跟
 強校打交流賽,然後球隊也打不進甲子園決賽圈,等於高中生涯都碰不到高層級的
 選手相當於高中三年幾乎就是打身體健康練練球而已」

這種「高中棒球要菁英化才有用」的論述觀點其實是出自於同一人

但跟當初很武斷的認為高中生涯碰不到高層級選手的觀點相比,上面那段又臭又長的
發言基本上已經徹頭徹尾甚至很明顯的顯示,台灣某些美國職棒愛好者(尤其是偏好
進階數據當成是自己麥克風的群體)本身一種自相矛盾卻又不自知的發言特性。所以
接下來經理要逐字逐段的把上述那段453字的長發言做層層解析,這樣球迷們也就
曉得這樣的發言問題到底出在哪,並因此發現台灣某些美國職棒愛好者之所以難以理
解美國以外棒球發展與觀念,卻又覺得自己所信仰的美國棒球不該被質疑的原因與盲
點為何。


首先要看的是

「投手面對拿木棒的打者才會拚球速啦,對拿鋁棒的打者只會瘋狂的變化球連發,先
不管變化球連發對年輕選手的手臂負擔,沒有大量的直球出手,我不認為多使用變化
球能練控球,打木棒沒優點的話,美國就不會有自費的木棒聯賽啦!」

以及

「此外,打者過早的面對大量變化球,打者只會放棄使用正常的揮擊方式去應對那些
球,只有少數的打者會堅持只去打自己有把握的球,木棒唯一的缺點就是燒錢,容易
讓末段學校撐不下去,除此之外高中頂級球員使用木棒幾乎是國際共識」

這兩段發言到底有什麼問題存在

基本上這段發言有兩個相當可議甚至是有一定資歷的球迷看了會覺得非常荒唐的情形
,首先,上述這段發言在2009年之前,台灣的美國職棒愛好者對青棒到底要打木
棒或鋁棒,某些美職愛好並對日本棒球抱持敵意的意見領袖的主流見解其實是以下這
樣的內容

「投手面對拿鋁棒的打者才會拚球速啦,拿木棒的打者只會瘋狂的變化球連發,先不
管變化球連發對年輕選手的手臂負擔,沒有大量的直球出手,我不認為多使用變化球
能練控球。此外,打者過早的面對大量變化球,打者只會放棄使用正常的揮擊方式去
應對那些球,只有少數的打者會堅持只去打自己有把握的球」

有沒有發現,上面這段文字跟前述那段僅兩個位置做變化(請注意特別用紅色藍色字
標示處),也就是木棒的位置改成鋁棒鋁棒的位置改成木棒,其他內容完全一字不
改就可以繼續拿來質疑與自己不同意見者的說詞。因為事實上在台灣的美國職棒某些
愛好者中,那種對日本棒球向來有成見的群體裡,當初在2005~2009年底為
止他們的主基調是認為高中賽事不該因為當時在巴拿馬的青棒比賽有選手因為被鋁棒
打者擊出的強襲球擊中而喪命,所以國際棒總就要求高中賽事改用木棒的政策,並因
此提出質疑,主要的論點認為改木棒將有害投手的養成,甚至2009年底2010
年初還出現以下美國職棒在台愛好意見領袖所做的這般發言


「雖然美國到處都有州議員或市議員搞不清楚狀況提案本州或本市高中改用木棒,但
是這樣只是會上新聞有做秀的效果,最後投票都過不了,感覺上新聞老是聽到這種消
息,但到最後就也只是提案而已。到去年為止美國高中用木棒的州或行政區域用一隻
手可以數完。然後幾年來的追蹤研究也發現鋁棒並沒有造成比較多受傷,這個證據出
來之後更是不可能在地方議會提案通過了何況是全國,哪個笨蛋議員敢提這種案子肯
定被打槍到炸。改用木棒的區域也已經有學校因為經費問題而不滿的聲音,因為打木
棒一直斷,太貴了,那種只在城市範圍改打木棒的學校還發現球隊出城跟別人打都仆
街會影響球員未來升學和進職棒的機會,引發家長抱怨。目前只有一個州大概不太可
能改回鋁棒,就是北達科他州,因為那個地方有夠冷,鋁棒打起來比木棒還容易斷,
所以太花錢」


然而,因為2010年年初美國職棒雙城隊球星Joe Mauer的哥哥,當時在
雙城隊小聯盟擔任教練的Jack Mauer來台進行青棒教練技術指導時,被台
灣的體育記者問到對高中改打木棒的觀點,當時他表達高中打木棒並無不可,此話一
出無疑是重重的賞了台灣美國職棒愛好並主打反對高中用木棒賽事論點者一記耳光,
讓這些批評木棒的意見者臉腫得跟廟宇慶典祭祀用的麵龜差不多。不過這些群體完全
不以為意,先集體裝死銷聲匿跡約半年後,自2010年中期開始重新出現在網路棒
球討論區,就改主打高中應該用木棒的論點然後就持續到現在,甚至當有人拿出上面
那段提到除北達科他州以外其他美國各地都打鋁棒論點來請這些美國職棒在台愛好球
迷意見領袖解釋時,還會被以「時空背景不同」這種最近兩三年在台灣常見的政客詭
辯說詞來設法打發掉質疑者。


這也證明當初2005~2009年底在網路棒球討論區反對高中打木棒,還有隨後
在2010年中到現在吹捧高中應該打木棒的,完完全全是同一批美國職棒在台灣的
特定愛好者,這種昨非今是的行為可以在台灣的網路棒球討論區大行其道,最主要原
因在於早期多數球迷並不會長期留存這些人的言行記錄甚至是建檔歸類,所以這些人
自然可以有恃無恐的跟政客一樣搬弄黑白撥弄是非,反正完全是一種「怎麼講都是我
對」的情形,那當然會有這種前後自香矛盾的發言而不自知。但當開始有些資料備份
網站出現後,這些喜歡撥弄是非的人就開始轉戰其他像是LINE等不會被網路搜尋
引擎或資料網站備份的領域繼續同樣行為。在21世紀已經進入第三個10年之際,
台灣的球迷們還是要了解這樣的事實,才不會被一些棒球討論區的有心人士所惡意撥
弄。


然後要來針對

「投手面對拿木棒的打者才會拚球速啦,拿鋁棒的打者只會瘋狂的變化球連發」

這段話該怎麼看待談起


經理很好奇自己從1990年代初期看到現在的日本高中棒球,跟這位美國棒球愛好
而偏向數據萬歲立場的球迷意見領袖看的是不是同一時空的賽事?因為姑且不論當初
經理在上大學前通常只能看暑假的夏季甲子園而春季甲子園因為學期中因此很難觀戰
,到後來成年後比較有時間能春夏甲子園都觀戰,不管是1990年代末期的寺原隼
人與松坂大輔,或2000年代中期的佐藤由規與2000年代後期的菊池雄星與今
宮健太,甚至是2010年代的藤浪晉太郎或大谷翔平以及2019年的佐佐木朗希
,他們在青棒賽事中面對到拿鋁棒的打者還是照樣拼球速,甚至今宮健太進職棒後還
改當游擊手,那麼這樣的變化球連發,是不是這些美國職棒在台愛好者一種偏執的想
像?答案應該就很清楚。


接著要來解析

「打木棒沒優點的話,美國就不會有自費的木棒聯賽啦!」

這樣的發言見解到底問題出在哪?


事實上美國這種自費木棒(高中)賽事,其目的是要讓美國職棒球探可以直接藉由集
合他們想看的選手,直接藉由幾場比賽就蓋棺論定該給怎樣的評價或該落在怎樣層級
的簽約金位階,也就是說完完全全只是給職棒球團球探一種方便法門,省去到處奔波
的功夫。這樣的賽事基本上完全不具有任何一點所謂推廣棒球的用意,純粹只為球探
這種得靠業績去換隔年聘用契約的工作能有較為立竿見影的成果。但這樣的做法,其
實跟真正推廣棒球而言等於是背道而馳。當然一定會有美國棒球在台愛好者出來強辯
而會主打

「為什麼一直要把打身體健康的跟菁英的混在一起講還要講成互斥?明明就完全不同
而且可以並行的兩件事,不是所有事情都是質跟量只能選一個,推廣一般打身體健康
的量,跟提升菁英的質,不是只能選一個做」

以及

「美國人以職業為目標的也是高中開始打木棒,美國學生棒球分兩種,娛樂跟菁英,
小馬聯盟、威廉波特那種快樂打球的就是打身體健康的娛樂棒球。要以職棒為目標就
是參加專門球隊打高等級賽事,都打木棒的不是人多就好,要靠這賺錢,就是從小專
業訓練」

這樣的論點來合理化他們的說詞。

而如果對照前面所提,球迷光譜上同為美國職棒萬歲,同時也對日本棒球有成見的同
一群體不同的球迷意見領袖所做出以下的發言

「木棒唯一的缺點就是燒錢,容易讓末段學校撐不下去,除此之外高中頂級球員使用
木棒幾乎是國際共識」

對照一下就會發現這兩段敘述明顯呈現一種自相矛盾的情形。因為這些持木棒觀點的
美國職棒在台愛好者,其實就在等著末段學校撐不下去,如此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達
爾文模式後,所剩下來的自然只有菁英化或能針對木棒使用費用負擔的學校(也等於
這些人常常掛嘴邊的「倖存者偏差」這種觀念)。這種因為用木棒然後末段學校撐不
下去,反而因此讓非名校卻想繼續打球的選手無空間無機會,這對棒球人才發展與推
廣而言算得上是正向或健康的做法嗎?基本上經理並不這麼認為。所以,有心的球迷
們往後如果在網路棒球討論區有遇到這種美國棒球需完全移植到台灣車同軌書同文的
論點者,經理建議各位可以很直接對他們質疑

「那麼,你們認為高中棒球階段到底是能有繼續推廣的意義?還是要完全菁英化?」

通常這種質疑一出來,這些有特定立場的美國職棒在台愛好者就會說在青棒階段早就
應該分流。但事實上日本跟韓國就真的是台灣最好的對照組,因為前者是在高中階段
尚無分流,因此會有春季、夏季、秋季這種科班與非科班純社團同場較勁的賽事安排
,也因此仍舊能夠持續有好手產出,同時也能兼顧興趣推廣同時也能讓這些學生有正
式比賽能參與(因為正式比賽就算科班抽到與社團球隊交手也不能因此拒絕);相對
之下,韓國早早就走青棒完全菁英化模式,只有科班而無任何社團可言,並設法與日
本一樣盡力留下好選手,結果自2009年經典賽與日本鏖戰5場最終拿到亞軍後,
就算職棒後來擴編到目前已是10隊規模,僅次於日本職棒的12球團,但整體的發
展反而逐步走下坡甚至越來越病態。病態之處在於高中畢業的選手(尤其投手)早早
就得被拉到一軍所用,旦整體養成與選手成長狀態卻無法與日本職棒目前20歲世代
強投輩出的情形相提並論,同時也有先前經理在「60歲青棒菜鳥監督佐藤洋力求扭
轉日本棒球風氣(下集)」這篇特稿中所提到的,在韓國高中畢業沒被職棒選到的青
棒選手,就算進入大學勉強延續選手生命,但整體而言只能自生自滅難以再獲得職棒
指名,基本上這就是韓國棒球完全朝美國棒球體系發展下必然的結果。


也因此大概自最近五年左右,在台灣愛好美國職棒的部分特定群體,就一改當初還在
2009~2012年左右竭盡所能在網路上吹捧韓國棒球因為與美國車同軌書同文
才有蓬勃發展的手法,完全不再強調這部分,目的其實是要設法切割,避免一般球迷
看出這種與美國棒球完全接軌做法放到亞洲問題會出在哪,並可能因此反過來質疑他
們吹捧這模式的用意與目的(而通常做這樣的質疑,往往會被美國職棒某些在台愛好
者中政治意識形態較尖銳且明顯的人,直接貼上這是疑美或反美甚至仇美的標籤,但
事實上這跟科學研究一樣,凡事要抱持懷疑是一樣的做法與標準,並無任何疑美、反
美甚至仇美的用意在)。


此外,前面有特別標出

「美國人以職業為目標的也是高中開始打木棒,美國學生棒球分兩種,娛樂跟菁英,
小馬聯盟、威廉波特那種快樂打球的就是打身體健康的娛樂棒球。要以職棒為目標就
是參加專門球隊打高等級賽事,都打木棒的不是人多就好,要靠這賺錢,就是從小專
業訓練」


這敘述會變成某些台灣愛好美國棒球而對菁英實力提升與興趣推廣不該合而為一論點
者作為護航自身立場的說詞,其實在約七八年前就有台灣球迷提及,在美國念高中而
有打棒球,往後能進入NCAA大學聯賽的高中應屆畢業選手大概只有全部美國高中
從事青棒賽事學生球員的5%,而這5%的選手在進入大學後,姑且不論有些大一大
二中途就跑出來選秀的案例,按部就班穩穩當當的念到大學四年級應屆畢業時才參與
選秀,就只有10%的大四應屆畢業生能獲得美國職棒球團選秀指名(而且這是不看
指名輪次是否有到低簽約金呈現免洗階段的後段順位),換言之,等於只有0.5%唸
完高中然後又念完大學的選手會被選而能進入職棒體系。


所以,以美國的情形來看,如果以某些美國職棒在台愛好者所認為該走的菁英制,那
麼,其他99.5%高中階段有打球但無法被美國職棒看上眼的學生選手就都只是為了
那群打職業的菁英而當陪襯?事實上並非如此,畢竟美國的大學是要靠申請入學,因
此可以拿這樣的經歷去申請學校甚至爭取棒球獎學金來充實自己人生非棒球的部分。
但很顯然在台灣那群認為高中就要打木棒而立場是偏向美國棒球觀點的個體,是覺得
只要在高中打棒球就是要進職業,所以最高等級的高中棒球聯賽(包括這些人本來就
看不起的日本高中棒球甲子園),就應該要打木棒來讓整個世代所有打棒球但打不進
職棒的人來擁戴與吹捧這些少數的菁英。


但最荒謬的地方在於,同樣這一批人,一方面繼續擁護菁英制,讓整個台灣青棒比賽
變成巨大的球探測試場,只為了滿足某些從記者轉身擔任美國職棒駐台球探者的業績
,或滿足他們有機會從日本職棒手中搶到原本可能赴日發展的選手轉投美國職棒而證
明日本職棒如他們眼中的偏見一樣不入流,始終只停在1990年代規模而不會進步
,但另一方面再來寫特稿批評台灣棒球員除了打球之外沒有其他專長,要有完整的發
展機制云云,或是近期這種所謂「推廣一般打身體健康的量,跟提升菁英的質,不是
只能選一個做」的新形態詭辯說詞,很難讓人不質疑他們只為了賺點閱數,加強原本
就相信他們偏見的群體的認同度這兩個目的以外,諸多的論述不只自相矛盾,還有原
本該具有的立論基礎與思考邏輯到底在哪。


接著要逐段分析的是以下發言

「美國日本不採用全面木棒,就是因為美日不是全面菁英科班制,但台韓的高中頂尖
聯賽都是精英科班制,沒有推廣層面,縱使美日高中頂級聯賽全面鋁棒,頂尖的人還
是會練木棒,因為他們知道拿鋁棒打出來的成績球探不會看...」


基本上這段發言其實是種刻意拉日本棒球做護航救援的言論手法,往往會在美國棒球
在台愛好者一旦遇到自己論點站不住腳,甚至論述可行性岌岌可危時所必然出現。因
為事實上以上這段發言必須分成兩種層面來看,也就是日本與美國兩地,一邊是興趣
推廣與菁英實力提升合而為一併行(日本),另一邊則是早早就想要分流卻又打著快
樂打球跟菁英好棒棒可以並存的外包裝(美國)。兩者在做法與用意上其實早就有著
本質上的不同,所以只要能夠分辨出這種真相,自然也就不會被某些美國棒球在台愛
好者一遇到他們偏好美國棒球論述行不通時就拉日本棒球救援的說詞所迷惑。


因為真要講,日本在高中棒球上推廣興趣與菁英實力提升放在同一體系同時進行的這
種做法,等於是台灣偏好美式教育觀點的人所認同的常態分班,畢竟在台灣只要是出
生在1970到1980年代的個體,多少還記得念國高中階段有些學校是以能力分
班方式作分流,甚至是有所謂的資優班,結果導致有些個體因為學習能力開竅較晚或
遇到不適合的老師,反而沒辦法在國高中仍屬基礎教育階段獲得有幫助的學習與資源
,甚至有些人在還無法確定自己適性之際被分到技職體系,結果到往重新回到知識層
面時還得花更多一番心力,而這其實也是提早分流下所會出現的缺點。


相對之下,美國棒球在台愛好者所推崇藉分流以便讓菁英實力提升,卻又能讓興趣推
廣模式並存而不用二選一的論點,本質上也就是1970~1980年代出生的個體
在國高中時期所遇到的能力分班模式。但通常這些美國棒球在台愛好者,一提到國高
中時期的能力分班,往往是怨聲載道甚至會被喚起青少年成長叛逆階段的一些不愉快
回憶(往往是對一些在能力分班下面對資優班、普通班、放牛班學生會採大小眼的老
師,或是一些學生勾心鬥角的成績比較),長大成年後也經常成為教育政策下在國高
中階段應該要常態分班做法的忠實擁護者。


但如果真回溯某些美國棒球在台愛好者最初接觸美國職棒的時間點是在1990年代
中後期,因此以這些個體本身多半是偏向1970年代~1980年代出生來說,反
而會讓經理覺得很怪誕,因為在教育上這些個體往往偏好美式教育,結果在棒球方面
(尤其是學生棒球),他們卻又希望回到教育層面討論上所最討厭的那種能力分班模
式,明明日本在高中階段仍將棒球當成是教育的一部分,也因此才沒有高中階段就興
趣與菁英分流的做法。那麼,當自己最討厭的日本棒球在高中階段所做的,是自己在
教育上所最推崇的美式常態教育分班做法,不但不支持反而很反對,那麼回到討論國
高中教育時,又哪來的立場與資格能支持常態分班?所以某些美國棒球在台愛好者長
期會出現一些既奇怪又矛盾還讓旁人難以理解的發言,也就不會讓經理覺得太意外。


甚至更直接一點來說,在美國雖然一方面把棒球當成一種國家娛樂,但另一方面卻又
不把棒球當成是一種可以對學童或青少年作為正面教育題材的來源,而純粹當成是一
種如同開火車開船開飛機的「學徒技能」,甚至還有非職棒選手退役的美國職棒駐台
台籍球探長期以來就抱持這種棒球是學徒技能的論點,卻又一方面要求球迷看待台灣
選手旅美打小聯盟叫做念「棒球大學」並說明這樣看待心態才會健康。那麼,表面一
套說詞(說美國棒球好棒棒,說提升菁英實力與推廣愛好人口不用二選一而可分頭進
行),實際認同的又是另一套的做法(要菁英化,興趣人口不要扯菁英後腿更不要讓
球探因此缺少業績),這些人自然會產生一種對於把棒球當教育,做得到興趣與菁英
並存共榮的日本一些做法有指指點點而無法理解的反應。


另外,有些美國棒球在台愛好者很喜歡拉日本高中棒球救援,說明日本跟美國一樣高
中賽事不採取全面木棒,是因為並非全面菁英科班制,甚至經理還看到連有在關注日
本女子棒球的球迷也跟著附和說「日本在(高中)公式戰中也一律使用鋁棒」,這其
實是種長期誤解。也就是說,日本高中棒球棒球聯盟從1975年開始「開放」高中
賽事可以用金屬球棒後,至今快半世紀的時間並沒有因此同時「禁止」木棒不能在比
賽中使用,換言之等於是雙重承認兩種不同材質的球棒可在正式比賽並用。但因為木
棒容易斷(例如今年春甲參賽校城東高中的女經理在學會守備擊球後,全隊集資送給
她一根知名運動大廠美津濃的教練棒,但這根木棒材質的教練棒她沒用多久就斷了,
還讓她難過好一陣子),添購上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加上鋁棒擊球點比木棒好掌握
,自然多數選手與球隊都會改用鋁棒。


經理強烈建議那些老是說日本高中棒球正式比賽都用鋁棒的球迷或美職愛好而對日本
棒球有極度成見者,去查一查以下這個經理把人事時地物都完全列出來的資料

時間:2014年8月14日
地點:第96屆夏季甲子園一回戰
事件:神戶國際大附對聖光學院
人物:神戶國際大附代打松本侑也

去找看看這位松本同學當時拿的是什麼球棒,日本高中棒球聯盟有沒有禁止他不能拿
他想用的球棒上場比賽,答案也就很清楚了。


而約七八年前其實有台灣球迷看到這種木鋁棒爭辯出現在台灣網路棒球討論區,因此
很不解為什麼會有吹捧打木棒的意見者認為台灣青棒投手球速變快純粹是因為打木棒
,而完全不去考慮訓練方式、營養攝取、教練指導知識是否也有同時並進的情形。


事實上台灣吹捧高中打木棒而立場以美國職棒為出發點並對日本職棒有成見的群體,
他們在一些討論的認定與條件設置甚至是思考方式上非常奇特,經常搞出一種只有一
個原因而不考慮其他狀況也會產生影響的假設,這種因為打木棒所以台灣投手可以因
此超越日本追趕美國的自滿是一例;認定在台灣、日本、韓國所有打棒球的學生球員
都是以打職棒當目標也是一例;認為日本棒球永遠停留在自身稍有接觸(通常因為是
電玩或漫畫)但後未深入探究的1990年代而完全不會進步因此觀念與表現越來越
落後更是一例(因為如此一來才能彰顯這些人所喜愛的美國棒球與亞洲棒球(尤其日
本)之間的實力差距,進而證明他們所看的是最棒最先進的棒球觀念而滿足自身如無
底洞一般的莫名其妙優越感),所以經理從2000年代中期開始長期觀察至今,並
不覺得這些美職愛好者做出許多奇特的論述條件假定與思考有什麼好意外或不解的(
但荒謬之處在於做出這些假設的某些美國職棒在台愛好者,往往還具有碩士甚至博士
等高學歷),因為他們只有藉由這種假設才能讓自己的論述合理化,一旦抽掉這種令
人費解的設定,許多的論述與吹捧根本完全站不住腳,更不可能因此寫成特稿在某些
網路媒體上混淆視聽騙點閱數或騙稿費。


最後看的是

「韓國的問題是出在全面假日化啦,高中生比賽場次一次砍掉這麼多,打者的養成一
定打折,強迫這些科班生平日只能讀書,只有假日才比賽,搞不好台灣乙組一堆人出
賽場數都比韓國科班青棒還多,一年比賽只打20幾場,拿什麼棒都一樣很難養打者
。韓國的大學比賽也是少得可憐,跟台灣的差不多,加上韓國隊伍多,高中生人才幾
乎都被職棒挑光了,剩下進大學的程度真的是次級中的次級,比賽又很少」

這段發言所顯現的一些可議論內容


基本上這段發言展現出這位偏好進階數據,立場完全是美國職棒愛好並對日本棒球有
成見,同時興趣喜好上是韓國遊戲與韓式娛樂,因此對韓國棒球也有一定理解的網路
球迷意見領袖的意識形態。基本上這位發言者由於本身向來對日本棒球並不友善(也
因此過往才有所謂「日本青棒整體實力差」的武斷發言,同時處心積慮想藉由各種美
式進階數據去合理化自己認為日本棒球不入流的說詞),也因此他對於所謂韓國青棒
賽事全面假日化有一種極度明顯的不滿。但事實上在日本,除非是日程上無法排定或
因雨順延,否則春夏秋三季縣大會多半會安排在假日來進行,比較會在非假日進行的
是小型盃賽(例如春季在九州部分行政區會辦的NHK旗)或是比賽日程有限的國民
體育大會與神宮大會這類特殊賽程。就算要與其他學校打練習賽,絕大多數也都是在
假日或類似黃金周之類的國定假日與暑假才進行。也因此,日本高中棒球其實已證明
假日化的賽程進行是可行,甚至可因此避免學生球員為了比賽反而偏廢學業的情形。


但由於日本這樣的作法在這些美國棒球愛好對日本棒球有成見的台灣意見者眼中往往
是不值得一提的,自然在討論韓國棒球高中層級的問題上就直接歸因於假日化這點,
因為這樣一來最方便(可以不用進一步深究根本問題在於韓國棒球的病態發展),同
時還能因此拉日本下水順便踹日本棒球愛好者幾腳。


另外,這位發言者對韓國目前對青棒選手採取「強迫這些科班生平日只能讀書,只有
假日才比賽」有所不滿的見解其實非常可議,因為這代表原來這些吹捧美國棒球高中
階段菁英制,甚至希望台灣也走這種方式而因此貶抑日本高中棒球作法的特定台灣美
國棒球愛好者,在內心的認知與想法上是徹頭徹尾的認為既然在高中階段已是科班,
所以平日就不該念書而是平日就該有比賽,還不能等到假日才有賽事。那是把高中棒
球科班生當職業選手看待天天比賽而覺得理所當然?還是覺得這些選手根本不須念書
只要會打球讓球探當作業績能簽約就好?


事實上學生體育選手比較辛苦的地方,在於一方面要兼顧學業(不然就會像今年春甲
參賽校慶應高中的強打者清原勝兒那樣留級)一方面也得提升技術,但對於高中階段
的選手而言,只要沒有遇到得負擔家計甚至在學校有提供獎補助金的狀況下,真的應
該還是要設法兼顧學業與球技為優先,而不用在這個年紀就得把棒球當維生工具。一
旦變成維生工具,往往也就會變成打球越來越不快樂(這也正是東北高中監督佐藤洋
有意見之處,這其實在小說寫作、音樂創作甚至是美術創作(尤其是動漫畫產業)也
很常見)。所以如果對照台灣某些美國職棒愛好者(甚至有些人具有體育媒體編譯身
分),一方面批評台灣菁英制的棒球發展,一方面又要在實務上繼續推展這種菁英模
式,那好意思說自己是在推廣棒球或說自己愛棒球?就算這些人敢厚顏無恥的繼續講
,但經理可是完全不敢聽。


至於韓國大學棒球比賽少到比台灣的大學聯賽或甲組成棒賽事少,這點經理並不想深
究,但只想以日本的做法做對照,因為在日本有一定規模的高中或大學球隊,會有一
二軍或AB甚至C隊的區分,在日本大學階段通常AB隊是以大一大二以及大三大四
來做區分,但不管A隊或B隊都會安排與社會人或大學球隊進行練習賽,如果去看過
像是東都大學聯盟或東京六大學聯盟的大學隊各自的官方網站,就會看到各校洋洋灑
灑列出一大串每年3~11月有哪些練習賽程。比賽是要自己找時間找地點辦,而不
是用坐以待斃坐困愁城的方式眼巴巴的等著正式比賽出現。經理並不認為在韓國有規
模的大學棒球隊會連練習賽都辦不成,甚至無法做到分成AB兩隊然後能與其他學校
進行練習賽的程度。如果只把韓國棒球病態發展中職棒只想要高中應屆畢業選手且大
學棒球賽事少,同時還與美國完全接軌而無社會人層級的情形,當成是韓國棒球逐漸
走下坡的理由並因此合理化,甚至只把批評重點完全放在韓國高中棒球階段不該變成
只有假日有賽事,導致賽事少所以無法養出韓國職棒向來引以自豪具爆發力的本國籍
打者這部分(因為事實上棒球並不是只有打者而已,也還包括投手的養成),這樣的
檢視不夠通盤更不全面,那當然到最後的討論會變成一種見樹不見林的結果而難以做
出真正的結論。


可能有些球迷會覺得,經理實在不需要對那樣400多字的發言還特意發一篇文章來
分析,但事實上經理認為,如果球迷們不能藉由這樣的發言像經理一樣做逐字逐句抽
絲剝繭的分析去了解有些在台灣的美國棒球愛好者所具有對日本棒球的偏見有多深或
多怪異,而總是放任這些意見者在網路討論區大放厥詞卻又沒人指正,那久而久之自
然會有積非成是的風氣出現,就算有再多已有了解事實的球迷,卻往往放任這樣的論
點繼續發酵,那球迷們所做的討論往往也就變成是各說各話而不是直指問題核心。


而真正的溝通與討論,是要直指核心與問題癥結,但很顯然在台灣網路棒球討論區的
球迷意見討論上,卻往往很難做到這樣,而只停留在不同陣營相互叫陣甚至刻意醜化
這種台灣政客常見的行為層次上。如果連屬於娛樂性質的棒球都只能這樣,那其他更
嚴肅或更專業的層面與話題能有怎樣的進展,老實說經理是很難樂觀去看待。也希望
球迷們能從經理這樣的分析中,進一步了解並避免陷入台灣某些美國棒球愛好者所具
有的奇葩迷思會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