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

監督媒體對假新聞浮濫傳遞與真資訊刻意掩蔽行為同等重要


前言:

當見到一個看來跟蓬萊高校野球部向來不太有關的文章標題,可能有些球迷會好奇接
下來要談的事是否跟棒球有關?事實上,這篇文章本來應該是放在賽事資訊中心系列
文刊登,但蓬萊內部有部員跟經理建議,由於近期有起棒球界的事件,台灣有媒體在
處理上採取比起假新聞假資訊傳遞更有爭議性的處理法,也就是刻意掩蓋的模式,因
此才決定改以專門標題的方式來刊登。由於以下要論及的部分將是有棒球也有時事,
對棒球以外某些公眾事件上可能有特定政治立場或理念的球迷或讀者,經理是希望這
類讀者能詳加閱讀以下內容(但並不以強迫一定要看完此文做出發點),順便好好思
考一些事情,或許各位就會發現,面對假新聞假消息與真實資訊刻意掩蔽,其實閱聽
大眾要抱持同一套標準來監督,才不會陷入只相信/不相信特定媒體給的所有消息這
種二元思維中卻不自知。


正文:


與其稱為假消息,改稱「目的性資訊」會更貼切

在最近這幾年,由於世界各國受到假新聞假資訊在網路或社群平台所導致的一些風波
甚至是亂象,不只帶給網路使用者一種防不勝防難以分辨的迷惑感。甚至讓公眾人物
或各國執政者與政黨認為,這根本是具針對性的挑釁行為,連帶而產生一種危機感並
希望有因應對策。只是在此同時,藉由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為載體,實際上卻是想製
造有利輿論來扳倒執政者或既得利益者的目的型資訊(假新聞或假消息的本質其實是
帶有絕對的目的性,因此才會改稱為「目的型資訊」,接下來也會盡量以目的型資訊
來稱呼,而非假消息或假新聞),與執政方藉由維護國家安全作為目的,因此要進行
資訊管控甚至藉此偷渡觀念打壓異己的反制模式與隨之制定的各項政策,這兩股力量
也持續在暗中較勁。面對這兩股勢力相互爭戰的當下,一般民眾甚至是喜好運動賽事
的球迷難免會覺得有些無助,難免會問「到底我所看的是不是真的資訊」?


運動界(以棒球為主)目的型資訊製造與散布早在2004~2007年就已存在


姑且不論政治、外交、經濟甚至資訊與醫藥這類牽涉到複雜決策協商、各國私心、斡
旋流程、特定專有名詞與知識的專業層面,純粹就運動賽事,也就是經理與敝部專長
並作為重點的棒球領域來看,其實假消息與假新聞這類「目的型資訊」的存在,早已
不是一兩天的事,而且是媒體人跟網路使用者都會製造並散布這類目的型資訊。


舉兩個最典型的例子,首先大約在2004~2007年期間,台灣的網路體育討論
區就有假新聞的出現。當時是因為某些美職球迷為反制有某些台灣體育記者會直接拿
他們在網路討論區翻譯的外電報導做為自己的報導用,在申訴無門之際刻意寫出假外
電,想騙他們認為慣性抄襲的特定記者是否會上鉤(沒記錯的話,當時所使用的題材
是關於Tommy John手術的認定與處理),但最後該記者並未上當。隨後,
因某位資深媒體人針對2005年美國職棒世界大賽休士頓太空人隊的主力救援投手
Brad Lidge砸鍋連連的場面,寫出一篇並非事實的報導(主要是有球迷直
接寫信去問被當作引述來源的美國記者而得到回應,據說此事後來還成為大專新聞媒
體相關科系的負面教材案例),所以後來有台灣的美職球迷發起拒看該記者任職的該
報。從這兩個例子就可看出,當時已有為特定目的所製造的不實消息存在。而由於當
時的網路社群並無10幾年後現在來得發達(畢竟當時還無Line只有MSN跟雅
虎即時通,臉書也還沒正式成為社群龍頭),所以所謂的假消息之類目的型資訊,在
網路上流竄與散布的程度並無現在明顯且影響廣大。


而時至今日,由於社群平台的興起,與台灣媒體界為搶獨家或所謂「別的媒體有報我
們也要報」的競爭型心理作祟下,才給予目的型資訊發酵與有效傳播的溫床,諸多亂
象也因此層出不窮屢屢出現。而有些目的型資訊是為了要影響選舉(左右選民的判斷
與思考),以便製造對特定候選人有利的結果,更有甚者還因此導致類似當初中華民
國駐大阪辦事處處長因被指責在日本關西地區風災期間協助在日台灣遊客不力的狀況
下引咎輕生,並引起NHK關注而做出專題報導的情形。也因此,受目的型資訊產生
負面影響甚至因此受害者的群體,自然會結合一些民間團體的力量,想要藉此施壓民
代與政府藉由以防堵為目的的各種規範,來避免這類目的型資訊的擴散或造成下一個
受害者。


以為只有六四等政治事件才會有訊息刻意掩蔽之事?那可未必


在六月初,不管是美國或日本甚至是台灣,有不少主流媒體都針對發生在1989年
6月4日的中國天安門事件做大篇幅報導,最主要是這起事件發生至今已30周年(
每十年一次的里程碑年份往往是人類社會進行大型回顧的時間點),同時此事當初的
相關影像,至今仍讓世界各國媒體當時有到事發地點採訪的記者印象深刻。而在六四
前後,台灣大多數的媒體與政治人物,也有對此事在受訪時表達自身看法,或希望中
國政府能對此事有更深的檢討與面對。但可想而知的,中國方面仍是上從執政當局下
到媒體甚至是網路搜索引擎,對此事就像是沒發生過一樣,不只完全沒有報導,網路
搜尋引擎也無法查到相關用詞的搜尋結果,甚至連在當地進行採訪的外國媒體記者也
會因此受到採訪干擾(更遑論是原本在當地可接收訊號的CNN或NHK也都會因此
莫名其妙突然斷訊)。此舉也引起許多台灣的年輕世代在網路平台或社群上有所意見
,甚至更加深自己對於由中國共產黨主政下的中國各種層面所抱持的不信任有其合理
化程度。


而同樣在六月初,在美日職棒界也有件不能等閒視之的事情,因為在去年六月美國職
棒選秀被亞特蘭大勇士隊在第一輪所選到的高中投手Carter Stewart
,由於無法與勇士達成合約協議而未加入,在可以選擇今年繼續投身美國職棒之際,
卻與經紀人Scott Boras討論後決定到日本職棒,加盟目前在日職12球
團中可說是財力首屈一指的福岡軟銀鷹,而且後來證實他與軟銀簽下的是六年七百萬
美金的長期合約。


此事從五月下旬有美國專門跑MLB的記者傳出開始,到五月底六月初軟銀在美國與
日本各辦一次加盟記者會為止,台灣主流媒體的體育線多有報導。但很令人遺憾的地
方在於向來以專業體育媒體自居,最初是由名球評曾文誠先生所辦的TSNA,卻完
完全全沒有這一則消息。這不禁讓人覺得納悶,為什麼一家以專門跑體育新聞,尤其
對於美國職棒相關消息有莫名專業堅持,還不惜血本由特派員去美國採訪甚至有獨家
特稿的媒體,完完全全不把這則可能影響美日棒球的重大消息當作一回事。這跟中國
官方與中國媒體始終對於六四隻字未提,是否有某種認知標準上的共通或相似處?


當然有些人會問,既然TSNA沒報導此事,不就可以跟前面所提台灣媒體那種「別
人報我們也要報」的競爭型心理做出區隔?但事實上,TSNA向來對於MLB的制
度面報導只能用不遺餘力來形容,舉凡薪資仲裁、揮棄制度、入札制度、勞資協議等
等制度部分多有所報導或專稿,可以看出其中負責這部分的專責編譯所抱持的是「別
家媒體沒報我們一定要報」的理念,也因此自然會有獨家特稿出現。這一方面可證明
該媒體針對MLB資訊的專責編譯,長年來對美國職棒有滿滿的愛,認為既然自己喜
愛MLB,也應該要有更多台灣球迷喜愛MLB。但另一方面,針對Stewart
與軟銀簽下六年約,而很顯然會牽涉到美國與日本兩地職棒聯盟相關制度的事完全不
報導,很難讓人不做出TSNA負責美職的編譯或美職為主的特約作者,對日本棒球
有著一定程度成見的判斷。


為什麼經理會用成見來形容?因為如果我們對照2008年,當時還在日本社會人而
被看好是當年日職選秀第一指名熱門人選的投手田澤純一,寧可不加入日本職棒也執
意要赴美而引發軒然大波,後來日本球界還訂出相關規定來做規範(也就是所謂的田
澤條款),當時TSNA的新聞處理就跟現在對Stewart要與軟銀簽約一事可
說是天壤之別。由於TSNA後來曾經過改版,所以以往的新聞已無法查閱,但藉由
台灣目前最大的電子佈告欄-台大PTT實業坊的棒球新聞版精華區對照,可統計自
2008年9月初到12月初,TSNA對田澤從傳出有意赴美到後來與紅襪簽約為
止的報導總共有10篇(以田澤被放到標題處當基準),其中9月一篇、10月兩篇
、11月五篇、12月兩篇。在這十篇報導中有四篇是目前仍在TSNA專門負責美
國職棒的編譯所寫,對照今年五月下旬由美國體育記者傳出Stewart要赴美,
到後來五月底與六月初軟銀分別在美國與日本幫Stewart各辦一次加盟記者會
,其他台灣媒體體育線都有所報導(包括聯合、ETTODAY、蘋果、自由、中時
、中央社等在政治立場不同的主要媒體旗下體育線都有相關新聞),唯獨TSNA完
全當作沒消息(這跟當初緯來體育台對在FOX擔任球評的前職棒名將黃忠義在某年
中職明星賽參與活動的影像刻意消除有異曲同工之處),可以看出TSNA針對日本
選秀熱門選手要赴美,與美國選秀第一輪獲選者要赴日採取非常明顯的大小眼處理模
式,甚至跟中國媒體與官方對於六四事件的刻意掩蔽並無不同,所以後來經理在美國
職棒選秀會結束一周後的6月11日中午就發了以下這封信到TSNA的服務信箱


=====================================

TSNA新聞團隊您好:

很抱歉在百忙之中打擾,個人是一位純棒球愛好者,舉凡台日美三地棒球動態皆有涉
獵,也因此每天都會用一定時間接收這三地的新聞資訊。由於親友亦有從事媒體界工
作,因此理解在主要媒體界中並非重點的體育線,相關從業者其實比起其他新聞線記
者來得辛苦,也會抱持一定程度的尊重。只不過近期有項外電取材,讓個人以體育新
聞讀者觀點始終覺得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才以貴媒體聯絡信箱方式請益。

自美國時間6月3日起為期三天MLB進行年度選秀,此事無論貴媒體或其他台灣主
流媒體體育線都有一定篇幅的報導。只是在此同時,去年美國職棒選秀,由亞特蘭大
勇士隊在首輪所選中的高中投手Carter Stewart在與經紀人Scott Boras經過通盤考量
後決定投身日職軟銀隊,此事其實引起包括美國與日本當地的媒體報導,日本主流體
育媒體像是產經體育與日刊體育都有好幾天的相關報導。因為Boras是棒球界相當有名
的經紀人,不只旗下有美、日、台等各國職棒好手,也有多次挑戰美國職棒制度,甚
至讓美國職棒官方不得不修改規範的情形。而軟銀也是日職現階段無論戰績或發展企
圖心都可算首屈一指的強權,加上小聯盟待遇不佳,近兩三年有美國國會議員對此做
出質疑,因此Stewart做出這個投身日職六年的決定,不無可能成為美國職棒對於小聯
盟選手待遇提升的契機。而無論是美國、日本,甚至是台灣的主要媒體的體育線記者
,從五月下旬此事被披露起到五月底六月初軟銀幫Stewart在美國與日本各召開一次記
者會這段期間多有所報導。

不過個人感到奇怪的是,在這過程中完全沒看到貴媒體對這項有可能影響美日職棒相
關制度的大事進行相關的篇幅著墨。畢竟以往從曾文誠先生還是貴媒體主管時,諸如
菊池雄星、大谷翔平等球星有關的入札制度,以及揮棄制度中的細節,甚至是現任執
行長卓君澤女士接手後,近一兩年關於美國職棒大牌自由球員簽約不順而可能與勞資
協議有關這類制度面的資訊,其他台灣體育媒體同業未必會報導且報導內容也不一定
完全正確的情形,貴媒體由於內部本身有部分編譯基於本身對美國職棒的愛好甚至會
在網路上與球迷爭辯的情形,而都有鉅細靡遺的相關獨家特稿。那麼,對於Stewart
加盟軟銀一事,與其他同業相較毫無音訊更是令人覺得有所奇怪之處。尤其如果跟11
年前日本業餘好手田澤純一表明不投身日本職棒,而要直接挑戰美國職棒,甚至因此
讓日本方面出現田澤條款的過程中,貴媒體相關報導篇幅相比難免讓人覺得是大小眼。

當然個人能理解,一家媒體本身總有取材或篇幅上的限制與考量,甚至早年平面媒體
還會以「稿擠」這種稱呼來形容無法登上版面或另日才能進行刊登的報導。但以目前
網路時代資訊與新聞的即時性而言,稿擠現象應可有效降低,而這也是這次以此方式
想向貴媒體請益的主因。畢竟這種牽涉制度面並影響兩國職棒發展的事,與一些球員
婚外情或偏向啦啦隊動態之類花絮型的報導相比,是更值得球迷了解的層面,也是貴
媒體向來之所以能跟其他媒體同業有區別甚至自成一格的主因。

無論未來Stewart在日職的發展是好是壞,或日後是否會有類似案例再次出現衝擊美
職制度,個人只是想藉讀者身分向貴媒體表達,希望貴媒體既然過往會對美職制度面
有相關報導,那像Stewart這種可作為報導來源的題材,真的不該忽視或刻意遺忘,
如此才能盡到媒體所具有報真導正的目的與公器性,也才能受到更多體育同好正面的
鼓勵與肯定。


最後謹祝貴媒體蒸蒸日上

=====================================


但很遺憾的,至今經理並未收到TSNA的回應。有好友跟經理表示,媒體對於服務
信箱往往會有吃案或不當作一回事的情形(會認為是同業刻意攻訐),所以不用覺得
太意外。不過經理卻藉由此事對媒體有更深刻的體認,畢竟以往自己在21世紀初期
曾寫信給某台的男性氣象主播詢問氣象知識,而因此得到該主播相當詳細的回應,至
今仍讓經理覺得非常感謝。但在將近20年後,雖然現在媒體蓬勃發展,社群平台也
如雨後春筍出現,有些主播或媒體人也會刻意經營個人社群平台,以便增加讀者或自
身節目與報導的收視率與點閱率。但是,當回到真正該探討的新聞處理標準面的事件
詢問上,卻是以相應不理的方式來應對,這其實是讓人非常匪夷所思的(尤其這新聞
完全跟政治立場無關,純粹是攸關兩個先進職棒大國可能在制度面會出現的變動)。


而更讓人感慨的地方,則在於台灣有不少網路討論者在六四事件30周年,會對中國
官方或中國媒體刻意掩蔽的作法有所批評。而在這些討論者中相信有不少也是體育愛
好者,甚至是對美國職棒有所喜好的個體,可是經理卻完全沒看到這些人用同樣的標
準去看待在某些台灣美職愛好者眼中被認為具有權威甚至與其他台灣體育媒體美國職
棒消息有所區隔的TSNA刻意掩蔽Stewart要赴日的消息(不過黃忠義被緯
來體育台影像神隱的情形,卻有不少球迷在網路上相當憤慨,經理所知其中有些人是
特別喜歡在網路討論區力捧TSNA的)。那麼,回到對於目的性資訊所衍伸的亂象
,甚至是對某些媒體跟所謂敵對勢力的連結並進行各項宣傳性報導,又怎樣能有作質
疑與抨擊的合理性?因為連明明跟政治或經濟甚至醫藥相較來得單純的運動賽事與相
關資訊,都可以看到有特定媒體會有掩蔽的做法,那更遑論是更有影響性的其他領域
?而當閱聽大眾被特定媒體的報導與取材方向所限制與框架,甚至因此覺得是權威媒
體,卻不知道應該要以對其他媒體同樣標準去對這些媒體有不當的新聞處理做出質疑
,那又怎樣才能跳脫這類框架並有更超然的觀點去看待同一起事件不同面向的觀點?


當然,有些習慣從TSNA接收美職報導的球迷,可能會拿像是NHK或PTS這種
公共媒體,除非是日本或英國皇室之類傳出的結婚喜訊,否則其他藝人(例如近期結
婚的林志玲女士)的結婚消息是不會出現在公共媒體上(尤其PTS過往的主管曾在
該台的廣告中強調他們要做的是比較乾淨的新聞,而不是讓人覺得看新聞就是在看八
卦看笑話,但在PTS避免讓新聞變成八卦或笑話甚至是YOUTUBE與行車紀錄
器影像充斥的同時,卻牽涉到另一個閱聽大眾必須正視的問題,也就是矛盾資訊與未
能提供完整正反面向或利弊的狀況,這部分並非本次發文重點,之後有機會會再藉由
與棒球相關場合與球迷們作說明),來強調Stewart與日職球隊簽約一事沒報
導仍有其合理性。但如果考量NHK與PTS本來就不是專門只跑體育線的媒體,便
會發現這種類比沒辦法貼切的去對照TSNA在處理此新聞上刻意忽略的用意。


講到這邊,要提一個經理私下所知道的往事,在六年前的2013年初前面曾提過的
台大PTT實業坊討論美國職棒的討論區,有針對是否該對台灣媒體新聞在該討論區
開放張貼做過意見徵詢,當時有特定的群體想要設法讓TSNA的報導,成為使用者
唯一能在該討論區張貼的台灣媒體報導,主因是特定群體認為該媒體的MLB報導有
水準。但當時有其他不同意見者認為,不該為特定媒體量身打造護航條款,而是要就
應該台灣媒體全部開放,要不就完全不開放的一致性標準而起身反對,還因此引起不
小的爭議,甚至還讓聽聞此事的球評曾文誠先生(當時TSNA的負責人)找來負責
美職新聞的編譯問個究竟,最後是由負責該部分的編譯在網路上表達無論過去或現在
甚至未來都不會以動員方式讓TSNA通過此條款。只是後來再經過幾次類似議題提
議者的運作與管理者(版主)更迭(TSNA現在負責人已換人),最後仍在去年初
先以試辦方式後以補辦投票的做法通過。儘管這種因人因特定媒體設事的做法與標準
,在目前的台灣社會已是見怪不怪,但若放到政治上出現這種因人因特定媒體設事的
情形,似乎一般民眾甚至年輕世代又會有不同的標準(對特定媒體可接受,對其他立
場與自己不同的媒體卻無法忍受),這其實才是現階段台灣社會最大的危機與盲點。


要以權威或專業媒體為目標就要有更嚴格之自我要求並接受讀者監督

其實經理始終覺得,越權威越被特定群體認為是專業的媒體,除了自身要有更高的自
我要求,讀者也該以更高標準來嚴格檢視他們在新聞的處理上是否有大小眼。最主要
是因為權威媒體因為過往的表現能與其他媒體有區隔,因此在讀者心中所累積的信任
感充足,一旦出現有心人士的參入(成為內部撰述或編譯者)或長期進行潛移默化的
手法,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讓讀者產生特定的成見與概念。不可諱言,某些台灣專門推
廣美職的專欄作家或部落客,甚至是某些網路討論區的意見領袖(這邊不提公共事務
方面,純以體育討論部分來看)其實就是以這種手法先墊高自己的論述高度設法達到
權威等級,接著就是恣意的在文章或發言中若有似無的吹捧他們想要帶給讀者的特定
觀點(甚至是偏見),久而久之讀者因為對該媒體或撰述者有信任度,自然就會全盤
接受該媒體所提供的資訊,並相信這些資訊有其可信度。如此一來遇上與自己不同觀
點者,自然會覺得難以溝通甚至開始把對方視為寇讎,紛爭與衝突也就會因此產生。
此時權威媒體是否仍是權威?又或者只是變成特定立場的發聲筒?就變成是讀者必須
自行判斷的狀況,一旦缺少這樣的判斷力,自然會被媒體的各種訊息所左右。


結語:了解目的型資訊用意 + 一致性監督標準 = 避免被特定訊息左右之道

所以,綜合上面這些情況來看,一般民眾必須抱持著「了解目的型資訊背後的用意」
,並同時具有「以監督與自己不同立場與觀點之媒體同樣力道強度與判定標準的方式
,去監督被自己認為具可信度甚至權威性之媒體」這兩種觀念,才能避免目的型資訊
或所謂媒體操弄甚至是資訊遮蔽的手法影響自己對單一事件的判斷。當然有些台灣的
傳播學者提出具較強的意識形態的人不容易被假消息所左右的觀點,但就經理個人認
為,較強意識形態者在思考與判斷上往往容易有類似民生用品一旦漲價,就難以降回
原本價格的僵固性,因此並不把意識形態作為避免被特定訊息左右或影響判斷的方式
。而是認為只要運動迷們能先在體育資訊的來源與判斷上先以上述這兩個方式開始做
起,隨後並擴大到比起體育賽事更複雜,牽涉或影響層面更廣的其他資訊領域方面,
如此才能有效的防止目的型資訊與其背後可能的用意,而不是跟著目的型資訊起舞並
淪為人云亦云的局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