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夏季甲子園冠軍戰過程,有不少台灣球迷(尤其可能是2010年代後期或是
疫情後最近五年才開始看比賽的)對於如果是台灣的科班化青棒隊若與日本方面並非
全部科班化而仍有非科班生與科班生混在一起比賽的選手進行青棒交流,不曉得會有
怎樣的表現感到好奇,事實上日本主流體育媒體在今年七月中旬曾報導,日本高野連
已規劃不只要針對棒球技術與觀念作彼此交流為前提,同時也要進行對不同文化的交
流為目的,將以兩年一度為基準,並以日本九大區域(北海道、東北、關東、北信越
、東海、近畿、中國、四國、九州)為範疇,以一次派出兩區青棒選拔隊的方式要來
台交流,時間點將訂於日本已進入青棒休兵階段的12月下旬(每年12月到隔年3
月的第一個周末之前為日本高野連所規定的休兵階段,按照規定這段期間各隊不能進
行彼此的練習賽,因此最多只有各隊內部分成兩隊進行的紅白對抗賽,但到其他國家
地區進行交流則不在此限)。
雖然詳情與詳細日程目前仍未公布,但報導中已表明日本高野連這次要派來台灣的是
北海道選拔隊與九州區選拔隊,也因此對於台日青棒交流感到有興趣的球迷,接下來
可留意相關媒體報導所公告的賽程日期。
而以往由於2010年代中期曾有辦理台日青棒交流賽事,當時緯來體育台曾進行相
關轉播,因此可以預期在那段期間由於是棒球賽事較少(屆時12月下旬職棒層級的
亞洲棒球冬季聯盟也即將告一段落)的狀況下,將可能仍有體育頻道進行相關轉播。
畢竟棒球賽事其實是體育頻道相當好填補時段的選項,能有這樣的賽事也可讓電視台
在編排節目時省去一些傷腦筋的情形。
當然台日青棒交流絕對不是只有2010年代才開始,因為早在1970年代就曾有
世界全壘打王王貞治先生(現日本職棒軟銀隊球團會長)的母校早稻田實業高中來台
進行青棒交流,甚至在2019年底為止也都有都道府縣單一行政區的青棒選拔隊交
流模式,其中不乏有後來打進日本職棒的好手在隊伍名單中。而台日青棒交流也從當
初1970~1990年代偏向日本占上風,到後來2000年代起台灣青棒隊也開
始能有抗衡能力,再到2010年代起有機會出現五五波戰況而能互別苗頭。當然在
以往至今的累計總勝敗戰績仍以日方較有優勢,但勝場差距已有在縮小。
儘管2020年起因為疫情影響讓這樣的交流慣例因此中斷,但事實上在前年起又開
始有這樣的交流出現並被媒體披露,其中去年12月中旬日本關東青棒強權埼玉縣的
浦和學院就抵達台灣並到台南與由南英商工、善化高中、白河商工與台南海事等四校
組成的台南市青棒選拔隊交手算是一個典型範例,雖然傳聞浦和學院當時主要是以今
年3月就將畢業的高三選手與部分高一高二重點養成選手為主體,與完全由球隊隔年
要做為主力的選手全數出賽相比仍有落差,但這樣的交流仍可讓兩地的青棒選手體會
到不同地區的比賽球風與實力差異。
而這樣的交流賽事在接下來幾個月(尤其大概是10月中旬過後到11月下旬)有後
續報導出現時,球迷們除了可以了解台日青棒選手的表現與組成上有那些相同或不同
之處,但同時也請留意在網路棒球討論區勢必會有以美國職棒為觀點的好事者,在遇
到台日青棒交流的場合與相關討論時會偽裝成球迷身分來對這樣的交流指指點點(以
往曾有非職棒選手出身的美國職棒隊台籍駐台球探會在網路討論區搞這種行為),甚
至還有人用非常義和團的心態認為這樣的交流肯定是台灣青棒選手佔上風,以便貶抑
日本棒球來滿足自己內在那種信仰美國職棒的優越感(通常會以包括技術面並非美國
基準,乃至於選手體格部分認為仍是台灣選手較佳,甚至是以這項賽事若是用木棒來
進行時,因此又開始以「日本由於高中棒球賽規定不能用木棒,所以進行台日青棒交
流時一旦是以木棒來比賽日本隊自然就表現不如台灣選手,甚至連針對飛球的判斷力
都因此下降」這種錯誤資訊去混淆視聽;但事實上日本高中棒球從1970年代中期
開放使用鋁棒後,並未同時禁止木棒使用,去年與今年夏季甲子園也都有使用木棒打
擊的選手,一對照就會發現這是非常刻意想在網路上帶的錯誤風向,而且一錯就至少
五到十年起跳),一旦球迷有發現這樣的發言者出現時,就能因此判斷出他們的棒球
政治意識形態絕對不會對日本棒球或台日青棒交流有任何一點善意,此時無須對他們
做挑釁,只需提供正確資訊(像是日本高中棒球木棒鋁棒都可以用在正式比賽)讓其
他球迷了解即可,使得這些好事者想要趁機混淆視聽的企圖不因此得逞,如此一來才
能讓更多觀眾不被這種基於看不慣日本棒球而想滋事的可議份子所製造出來並到處流
竄的負面與錯誤資訊所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