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包括經理在內,幾位蓬萊高校野球部成員都不約而同在網路上看到自由時報
某位羅姓男性記者發出一篇可說是「冷飯熱炒」的新聞(詳細連結如下)
報導內容再次提到姜建銘因為被當時巨人二軍投教小谷正勝改姿勢所以忘記怎麼投球
,最後只能黯然回台的過往情形。但這篇報導中存在一些多年前蓬萊高校野球部尚未
成立前,後來加入敝部的部員就曾在公開網路論壇上提過對此事的疑慮與看法。無奈
當時某些以美國職棒馬首是瞻,對棒球運動相關資訊號稱有權威來源或特殊管道,但
實際上只是習慣無中生有的網路專欄作家,與某些過去曾在媒體工作而現在是美國職
棒駐台球探的人士,仍不斷持續性且計畫性的定時散布「日本棒球尤其日本職棒就是
愛亂改姿勢」、「小谷正勝就是典型不學無術殺豬公的爛教練」之類偏見,導致不少
年輕球迷全盤接受「姜建銘就是被小谷斷送日職生涯」這種惡意解讀的結論。事隔十
年,這個話題又被這位其實以往在中華職棒雜誌待過多年,後來才轉到自由時報的羅
姓男性記者藉由報導而引起廣泛討論。這讓經理與敝部多位成員不只覺得想問這些看
完報導後武斷做出評論的球迷甚至是姜建銘本人:「一位在日本職棒專門在二軍培養
投手超過30年的教練,到底什麼地方得罪你們?」,更覺得台灣媒體與部分球迷十
年前(姜建銘在2008年10月被巨人宣告隔年不續約)與十年後(姜建銘因亞運
表現好而受訪提到當年在巨人的情形)都持續存在一種奇怪的迷思。基於報真導正的
出發點,才促使這篇專文出現。
為分析這篇報導文與這十年來針對姜建銘無法長久在日職發展是否跟改姿勢有關而始
終存在於球迷甚至台灣媒體界的一些迷思,以及此事件的一些疑點與可能真相,以下
將分成幾個面向來解說
1.姜建銘本人說法所產生之出入
首先,姜建銘在前幾天的訪談(連結請見本文一開始那兩個)當中提到
「姜建銘認為,他好勝心極強,高三很多比賽都是自動請纓上陣,密集登板投球,不
見得都是教練的意思,加上蕭文勝看重,才會短時間投那麼多場比賽和局數,後來肩
傷跟青棒投太多沒有太大關係,關鍵是旅日期間被教練改投球動作。」
這也就是說,現階段2018年姜建銘認為被小谷正勝改動作導致他後來肩膀受傷。
但是,經理與敝部成員花不少時間找出過去記者訪問姜建銘關於他被改姿勢的影響時
,卻發現在2006年9月12日自由時報由另一位羅姓女性記者(現蘋果日報記者
)的報導中,卻是這樣的內容:
「猴子在國中時期,大都被學長硬拗餵球,當時他還是野手,哪懂得用下半身投球,
都只用手部力量餵球,猴子說:「我的手臂好像在國中就操壞了,現在右手臂都伸不
直。」
這種說法給人的觀感,就等於是確定姜建銘認為自己的手臂是國中時候操壞的。若對
照同一家媒體而這次由羅姓男性記者進行的訪談中,姜建銘卻做出以下的回應:
「隔天二軍投手教練小谷正勝(現仍為讀賣巨人二軍投手教練,現年73歲)叫他進牛
棚,然後不斷叮嚀,『你投球時身體容易往前衝,重心沒留在後面,這樣丟球沒辦法
有效使力,投久了會很吃力,也容易累。』於是,小谷啟動「搶救姜建銘大作戰」,
修改他的投球動作,姜建銘說,「同一時間,有個球速可以丟到149公里的日本投手
,也被小谷教練改動作,改到後來竟然不會投球。一開始我很保護自己,沒有照小谷
意思做,小谷發現了,就一直在旁邊盯著我的動作看,就是要我改就對了。」為了生
存,姜建銘只好照做,但改動作後竟導致腰傷,影響很大.....」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2005年台灣YAHOO新聞的報導中,姜建銘卻是這樣對記者
這樣說的:
「投球受到賞識和日前官方網站發佈的二軍教練更改他投球姿勢消息有關。其實沒有
大家想像的恐怖,教練只是要我減少身體太過前衝的問題。注意重心保留、動作加大
、節奏變動三點。這是在台灣時就發現的缺點。」
會讓人不解之處在於2005年時姜建銘自己說在台灣就有發現一些投球缺點,才會
在旅日後作姿勢調整,那很顯然小谷身為投手教練點出問題並設法調整就是合理的,
但為什麼13年後姜建銘自己又改口說是為了生存只好照著硬做?
事實上,關於這整段的過程敝部曾做過討論與資料蒐集,在討論過程中有部員曾跟經
理表示在印象中記得當時出現一種很詳細的版本,來源很可能是現今已經關閉的姜個
人部落格上流出來的。然而,提出此情形的部員與經理分別各自使用多種方式設法找
回當時姜建銘的部落格,卻發現完全找不到關於他被改姿勢的文章(主因是該部落格
存在於已收攤多年的無名小站,加上姜當年似乎有跟部分球迷在網路上有意見衝突,
因此把一些網誌內容刪除),因此可說是死無對證。當然相信有球迷會好奇這種說法
的內容為何,因此以下要提供當時那個較詳細來龍去脈的「回溯版本」:
2005年的姜建銘被教練(小谷)改過姿勢,他很不習慣,之後偷偷改回來,但在
二軍投出不錯的表現,教練看到了也就不講話,隨後姜建銘2006年上一軍投出不
錯的表現,因此2007年獲得球團肯定改穿過往巨人名投,曾投出日職近期最後一
場完全比賽的槙原寛己選手時期所穿的17號球衣。然而2007年球季表現下滑後
,教練(小谷)又再次要求他改動作而這次只好接受,但投球表現就再也回不去了。
雖然因為姜建銘部落格已消失而完全沒有直接證據,但是整段的分析卻能合乎邏輯。
首先,姜建銘確實在2005年季末表現出色,如果這時的他已經接受小谷的姿勢改
造,某方面來說就代表小谷成功改造姜建銘。通常像小谷這樣在日職擔任很久的投手
教練,基本上都已經有一套自己的培養和調整投手的哲學與實務模式,同一個投手教
練在看到自己改造成功的選手表現下滑時,不太可能再去做「大幅修正」這種打臉自
己過去改造成功的做法,對照組就是姜的旅日前輩郭李建夫(現開南大學棒球隊總教
練),郭李建夫以往有提過他在阪神時期一直被改姿勢,事實上各界有個容易忽略的
地方,就在於那時候阪神因為戰績不佳,教練團不斷更換,新的投手教練上來就會有
新的哲學,因此郭李才會一直不斷被改(事實上郭李自己有提過不同投教導致他姿勢
一直改的情況)。也就是說,即便之後姜表現下滑,同一個教練也不太可能會有「再
次逼姜改動作的事情」發生,因此姜偷偷改回來的機率確實很高。
然而姜建銘不只一次在其它新聞裡表示他對改姿勢有所抗拒而自己改回來,相信這狀
況也確實存在,因此才會有2007年姜建銘狀況開始下滑時,再度被小谷逼著改姿
勢的事發生。但不論是上述幾種版本(姜的幾種說法,敝部成員搜索資訊後的回溯確
認)是真的,一個毀掉自己棒球生涯的大事件,應該很令人印象深刻,不應該出現這
麼多種前後自相矛盾的說詞版本。甚至在今年9月8日ELEVEN SPORTS
頻道的官方Youtube所上傳的訪談中,姜建銘又提出另一種說法,相關影片網
址如下:
從影片中2分37秒開始,姜建銘再次提到他不能接受為什麼在一軍投完球的隔天又
被教練叫去改姿勢,所以一開始他堅持不改。然而,相較於前幾天他受訪時說「從頭
到尾被盯著改,為了生存只好接受」、敝部所整理的回朔版本中所提「要求他改但自
己偷改回來,練看他投出好表現就不說話,但當一軍表現下滑的時候才又要求他改」
,到在ELEVEN SPORTS影像受訪時說「上一軍投完球之後隔天不明究理
被抓去改姿勢,他拒絕接受所以一開始沒跟著改」,很難想像「改姿勢」這件事,同
一個當事者居然能有至少三個不一樣的發生順序與說法。
相較姜建銘,同樣是曾經旅日,同樣是被部分台灣球迷或媒體認為是「投手教練惡搞
」而被改姿勢的職棒盟投林英傑,從頭到尾說法就只有一種:
被時任樂天投手教練鹿島忠要求改姿勢,要求完美的鹿島忠還要自己在先發登板賽前
練投100球(姑且先不討論這種調整法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後來還是帶過林英傑
的旅日名投郭泰源向球團抗議才改變。
像姜建銘這樣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對於該事件的說法,實在讓人無法了解究竟何種版
本才是最貼近真相,也變成是有心的球迷必須設法抽絲剝繭的一個題材。
2.口述回顧所產生敘述前後落差多半是高齡者才會出現
回溯回顧產生的敘述落差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好比台灣球迷最討厭的養樂多與樂天名
監督野村克也,他在監督生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經常能把別隊放棄而釋出的選手
改造成一軍堪用甚至變成主力選手而有「野村再生工廠」之名。最讓野村感到自豪的
「再生成功案例」就是在擔任南海鷹隊監督時期,把因為手臂血液循環不良表現下滑
而從阪神轉到南海的前阪神王牌投手江夏豐,從不堪用的先發轉成王牌中繼而給予球
隊巨大貢獻的情形。根據日本球迷的統計,儘管野村常常提到這件事很多次,但在每
本與他有關甚至是由他敘述而由他人協助紀錄的著書中,他提到這段的內容都不太一
樣。若考量野村是已過古稀之年甚久的老人家,當年江夏豐到南海已是將近三、四十
年前的事,記錯是在所難免。但是姜建銘不過33歲,實在很難想像對於這種十年前
發生在自己身上,且印象深刻的大事會出現「記憶模糊或記憶退化」、「前後說詞兜
不攏」的狀況。難道姜建銘也跟上時下台灣政壇流行的「穿越時空與靈魂交換」嗎?
那麼,2005年打國際賽前要吃止痛藥才能上場,還吃到被防護員制止(2005
年9月蘋果日報),以及2013年在台灣甲組成棒賽事過程也得吃止痛藥才能比賽
的情形(2013年12月NOWNEWS),姜建銘本人是不是也會有不同的解釋
說法出現?
3.小谷並無台灣美職寫手或網路意見領袖所形容之不堪程度
在先前自由時報羅姓男性記者的報導出來後,不少採持平姿態看待姜建銘說法的球迷
也在網路討論區提出一些小谷正勝養成成功的例子。但是這裡經理與部員認為一定要
舉一個例子讓球迷了解,那就是2014年季後被橫濱釋出,在通過戰力外測試與後
續二度測試而加入羅德隊至今的台灣投手陳冠宇。
陳冠宇在羅德表現優異的時期,正好是小谷正勝在2011年球季結束後離開巨人,
後來2013年到羅德擔任四年二軍投手教練的時間點(小谷2013~16年都在
羅德,直到2016年季後才回到巨人,而非羅姓男性記者在報導中有意無意要誤導
讀者認為小谷是巨人萬年投手教練的寫法,而以往台灣旅日名將莊勝雄也曾擔任羅德
二軍投手教練多年,並曾在訪問時說自己喜歡待二軍來培養選手,而不喜歡到一軍教
練團為戰績負責)。一位在當初在加盟橫濱隊前有隊球團下但書要求「不要被強迫改
姿勢」,結果在一軍投不出優異表現而在2014年季後被球團釋出的投手,加入「
可能會被過去有改造台灣投手失敗前科的二軍投教在陣中的球隊」後成績反而突飛猛
進,難不成要說這是陳冠宇天生神力(台灣某些只看美國職棒的球迷經常性對旅日台
灣選手有好表現的評論)?神奈川到千葉距離也沒說很遠,難道從在神奈川的橫濱搭
個電車到千葉後陳冠宇就突然開竅會投球了?很難想像會有這種不合常理的事情發生
,可見小谷一定有參與改造陳冠宇的過程,並確實幫助他重回一軍投出好表現。經理
與部員之所以要幫小谷正勝講話的主因,在於坊間目前流傳對他指導能力評論版本,
實在是偏頗到超乎經理或部分研究日職20幾年甚至自費購入許多書籍閱讀的部員所
得知的經驗。
如果有看過「錢進球場」這部動漫作品的漫畫迷(目前台灣巴哈姆特網站有該作品的
合法授權動畫版免費觀看),或很關心自己支持球隊教練異動的日職球迷,其實可以
深刻體會日本職棒不只是球員競爭先發位置或一軍席次,就連教練職務的競爭更是有
過之而無不及。因為日職一隊支配下選手可以有70人(還不包括育成選手),教練
團一二軍加起來能有超過20人就已算是很豪華的陣容。而且比起球隊對於球員的尊
重程度,還可能因為球員本身所具有的球迷人氣而會在異動上較有顧慮,對教練幾乎
是只看戰績和成績說話的。就算過去球員時期是該球隊的大牌明星,轉任教練後帶球
隊成績不好,或有潛力的球員被你養壞,球團照樣毫不留情的把你開除,就算跟球團
高層關係再好,跟球隊內部人員多有交情也無一倖免。
最明顯的例子是2005年廣島找來該隊過往名投安仁屋宗八擔任一軍投手教練(安
仁屋今年有在第一百屆夏季甲子園賽事中擔任某一天的開球貴賓),可是安仁屋的老
派訓練方式讓廣島投手吃不消,連帶也讓廣島當年投手成績慘不忍睹,因此球季後安
仁屋就只能捲舖蓋走人。事實上跟安仁屋年紀相近的小谷,現役時代雖為選秀第一指
名,但選手時期沒有安仁屋的顯赫成績,轉任教練後若非其養成功力有口皆碑,根本
不可能在日職圈從1979年起到2011年起,以及2013年起到目前為止長時
間擔任大洋(橫濱)、養樂多、巨人、羅德等隊投手教練的工作(另一個可以參考的
案例是軟銀的投手教練倉野信次,同樣在選手時期成績並非王牌,卻能幫軟銀調教多
位主力投手)。只因為沒有讓姜建銘達成他旅日初期所提要成為巨人隊王牌投手的目
標,台灣球迷就被特定媒體或網路寫手的論述所左右,如同拿香對拜的方式跟著撻伐
小谷認為他是個食古不化的爛教練,而忽略掉包括養樂多時期的川崎憲次郎、內藤尚
行、五十嵐亮太、石川雅規;橫濱時期的佐佐木主浩與三浦大輔;巨人的內海哲也、
西村健太朗、宮國椋丞,甚至巨人隊的外籍投手Gonzalez、Obispo、Mercedes等眾多
被成功指導甚至協助調整的選手成功事蹟,這對於小谷不僅是相當不公的評價,更是
藉由狹隘民族主義來仇視別國運動指導者的最典型範例。
4.台灣特定美職觀點者對日美職選手聽不聽教練意見明顯採雙重標準
「一個教練無法調教出一位好選手,有時候可能是選手自己不受教的問題」
「coachable與否在美國職棒是很重要的」
上述這兩種評論標準在過去曾待過日職軟銀隊並有一軍勝投的陽耀勳(現於中華職棒
Lamigo桃猿隊),當他與軟銀隊不歡而散並投入美國匹茲堡海盜隊小聯盟並被
教練改姿勢導致投不出表現,而堅持要用自己的投球姿勢導致最後被解雇時,或是更
早之前短暫旅美的台灣投手黃佳安在西雅圖水手隊小聯盟表現不佳甚至黯然回台時,
都曾被某些只以美國職棒為依歸,連查證的時間都懶得花的美職專欄作家或只能用立
場偏激的網路寫手,作為他們引導球迷朝特定方向思考的一種手法。
如果以上述這種美職觀點者的標準,那為什麼每次只要一到姜建銘和小谷正勝之間的
改姿勢與否爭論,那些美職觀點者卻認為錯完全在小谷身上?按照陽與黃這種旅美表
現不佳的例子,也有可能是姜建銘自己不受教投不出來只好找藉口,不是嗎?還是說
要用十年前流傳在網路上的一種美職觀點者說法,認為2017年季後到2018年
八搶三之前就算姜狀況再爛,在美職球探眼中也至少有3A等級的評價,目的只是藉
由姜與小谷的不合,來加強某些本來就不喜歡日本棒球的台灣球迷對美國職棒的歸屬
感?
當然經理與敝部成員經討論後撰寫這篇文章,重點並不是全然是指責姜建銘找藉口,
而是因為從不管是體育媒體界乃至於體育以外的其他領域中,時常發生的記者或特定
媒體因編輯主管的立場或主觀的意識而進行斷章取義的報導或特稿來看,姜建銘也有
可能是被本文羅姓男性記者所屬媒體為其立場斷章取義(畢竟該媒體過去也曾出過一
位曾幫陳偉殷寫書,但在書中內容夾帶撰述者本身對日本棒球仇視立場的記者),去
頭截尾製造出最近很火紅的「冠妃體」書寫法所陷害的。倘若真是如此,那麼羅姓男
性記者跟那些為維護自己在棒球迷之間擁有話語權的某些專門報導MLB並醜化他國
職棒的電子媒體、特約記者甚至是專欄作家的手段其實是如出一轍而讓人不忍卒睹。
此外,在媒體對姜建銘這次的報導,網路上還出現下面這種幫美職護航的球迷說詞
「王建民是因為受傷,滑球不見了才在Neil Allen的建議下練伸卡球的。
是先受傷才改姿勢,情況不太一樣。」
事實上,姜建銘2009年11月接受媒體採訪時其實是這麼說的
「黃志龍雖是以「育成選手」加盟巨人,但姜建銘說:「外國人本質上就是洋將,一
定得拿出成績,而且當你投得好時,教練會讓你自主訓練,一旦表現不佳或者受傷,
就會開始修改動作,結果好壞很難預料。」姜建銘特別叮嚀黃志龍無論如何要避免受
傷。」
如果考量姜過往的腰傷是在台灣就有(2005年蘋果日報報導用「復發」來形容)
,那麼姜是符合美職觀點者所謂有傷才改姿勢的狀況,而這時候變成美國對受傷選手
改姿勢就是正確,但日本對受傷選手改姿勢就是胡來,這不就變成很奇怪的雙重標準
嗎?尤其美日職棒隊在要簽下選手前通常會體檢(除了當年響尾蛇隊要簽下齋藤隆前
因考量他年齡與身體條件可能無法通過所以就不體檢),並了解選手過往是否有傷痛
史,若要說巨人隊在姜入團後仍不知他腰曾有傷勢,這其實會變成一種刻意要把這種
軟硬體一應具全也不吝惜大舉補強的老牌勁旅,跟早年中華職棒兄弟象隊不知內野手
艾德只有一隻眼睛看得見,是到選手入團甚至是實戰比賽失誤連連後才了解的情形相
提並論的手法。
此外,有些台灣球迷在這次姜建銘的報導出現後武斷的認為美國職棒不會改選手姿勢
,事實上無論是旅美的日本投手達比修有,1991~2005年勇士王朝重要名將
進名人堂的強打Chipper Jones(球迷們可找找在1995~1999
年,以及2004~退休前他打擊姿勢影像,就可看出有哪些地方變動),甚至同樣
進名人堂的名投Randy Johnson,這些人有的是上大聯盟後改姿勢(達
比修與Jones,尤其達比修是在遊騎兵時期被名投Greg Maddux的哥
哥Mike Maddux所改),有的是在小聯盟就被改姿勢(Johnson)
,何來美國職棒不改選手姿勢之有?一遇到有非美國職棒立場的球迷質疑美國棒球也
會改選手姿勢,我們就常常會發現有這種美職擁護者很自動自發的會跑出來做這種護
航說法,但實際上上述三個案例就足以讓這種護航說法不攻自破。
5.美國體育媒體針對類似事件他山之石
真正有職業道德與豐富經驗的記者,遇到類似姜建銘這種說法不一如同羅生門的事件
發生時,理應善用自己媒體的權利,努力替民眾找尋真相。接下來要帶球迷看看被某
些台灣寫手或特定媒體(例如某些台灣美職愛好者特愛吹捧的TSNA)吹捧後而因
此被某些台灣球迷視為地球上唯一合法且正統的棒球聯盟MLB與美國體育媒體,是
怎樣處理這種說法不一的羅生門。
在2013年七月被巴爾的摩金鶯隊交易到芝加哥小熊隊,隨後卻成為小熊隊當家王
牌投手的Jake Arrieta(現費城人隊投手),大約在兩年多前揭露當時金鶯隊的投教
Rick Adair的練習和調整方式讓他陷入低潮。在此同時,Arrieta在金鶯隊時期的隊友
Zach Britton(現紐約洋基隊)也同聲附合,更指出同樣曾待過金鶯的Brain Matsuz
和Chris Tillman也同樣被Adair影響,要不表現起伏要不無法有理想的表現。但大多
數的美國專欄作家和媒體報導此事時,並沒有因為訪談披露後就一鼻孔出氣齊聲遣責
Rick Adair,反而是舉出Adair執教時期表現出色的Jim Johonson(在金鶯時期曾是當
家終結者,轉到別隊後未曾有當年在金鶯表現)、Jason Hammel和Miguel Gonzalez,
更有記者直接去訪問當事人Rick Adair作平衡報導。
然而,因為曾經旅日而目前旅美的投手陳偉殷過往曾在金鶯隊待過多年,而在台灣某
些媒體的刻意報導下,Rick Adair在台灣網路討論區的球迷評價中,是跟小谷正勝一
樣黑到不行的指導者。而日本媒體在面對類似的事情,也是當事者兩邊皆有受訪。唯
獨台灣的媒體在處理這樣的事件只會聽單方面的說法,就算有去訪問另一邊的當事人
,也大多是試圖挖坑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在姜建銘和小谷之間的紛爭始終沒有解
決,如今又被重提的同時,記者仍是如同十年前用偏頗的立場與質疑小谷的基調來報
導此事。不僅讓人覺得居心叵測,甚至讓人覺得媒體的新聞採訪素養跟最近被網路使
用者酸爆,專門針對某位市長候選人的特定電視台和報紙真的並無二至。也讓人不禁
感慨,網路上近十年來會有那種「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嘲諷評論真的不是空
穴來風。因為沒有讀書,就不知道多方查證的重要;因為沒有讀書,所以會全盤接受
最初所聽到的資訊;因為沒有讀書,所以不知道回顧過往報導做對照的重要性。
蓬萊高校野球部內其實有過去文章曾刊登在網路媒體,甚至是七年級球迷頗為好評的
「HIT職棒迷」雜誌中也有足跡的成員,也有過去曾在學校體育賽事中當過主播的
成員,雖然諸位成員後來並未真的投身媒體界,而只是以這個部落格來進行文章發表
跟資訊交換,但對這種查證或資料蒐集的功夫,經理敢說絕對比無論是新聞本科系或
非本科系出身而有給職的台灣記者付出更多時間與心力。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才會以
這篇專文讓球迷們了解在媒體上所未必能閱讀的分析。也希望球迷們,能從這篇關於
姜建銘旅日時期改姿勢來龍去脈的分析文中,了解一些媒體或一般網路討論區不會深
入討論的可能真相。而以上分析所提出的來源都有憑有據,加上姜建銘本身因旅日經
驗且曾為職棒選手而可算是可受公評之公眾人物,加上撰文記者本身也擁有媒體公器
,有必要被讀者所檢驗,若當事人或撰文記者對本文有意見,也歡迎與敝部聯絡或進
行必要澄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