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鐵道迷圈也會作,像敝部法律顧問日前跟經理聚餐聚餐時就聊到所謂日本JR的
四極,即最北最東最西最南的車站,分別是極南西大山、極西佐世保、極北稚內、極
東東根室),而其實在日本關於高中棒球的研究上,也會有些人針對最東最西最南最
北的端點出場校作確認,但由於甲子園高中棒球的歷史跨越了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
戰前有中國滿州、朝鮮、台灣等領地參賽,因此在界定這種方位端點的出場校時,往
往得先說明是以二次大戰前或是二次大戰後作基準,因為基準的不同,認定的端點出
場校也會有所不同。在這次的嘉農系列文中,就要針對緯度最南出場校以二次大戰前
跟二次大戰後的基準作確認。
先從比較沒有異議的二次世界大戰後來看起,由於是以日本47都道府縣行政區作基
準,因此最南方的參賽校很肯定是來自最靠近台灣的沖繩縣代表校為主,目前最南且
最西的參賽校就是2006年的八重山商工。在當年八重山商工打入甲子園時,曾有
台灣球迷提到該校或八重山群島的學校,其實會來台灣進行修業或畢業旅行,主要是
因為比起到日本本島,來台灣不管時間或費用都比較便宜,就可以看出八重山商工距
離台灣有多近。基本上這個最南端參賽校的頭銜,八重山商工應該會繼續持續好一陣
子,但同時擁有的最西端參賽校,若在八重山農林拿打入甲子園時,有可能就會被取
代。而日本目前最北端的甲子園參賽校,就是去年春甲參賽的遠輕,而最東的參賽校
則是中標津,但這兩校的認定主要還是以二次世界大戰後的47行政區來看,若是把
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朝鮮跟中國滿州的參賽校列入,最北跟最西的參賽校恐怕還得再作
更仔細的確認。
至於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由於台灣有參賽,因此最南端參賽校就會由台灣代表取得,而
在「高校野球甲子園優勝物語」與朝日新聞甲子園專區的資料中可以發現,日本人是
把嘉義中學跟嘉義農林視為最南端的參賽校。而如果我們留意一下球迷圈有名的台灣
棒球維基館,會發現嘉中的條目列出該校是甲子園史上最南端參賽校。只不過打開嘉
義市地圖一看,其實會發現嘉義農林從戰後的嘉義農專、嘉義技術學院、嘉義大學這
樣的改制過程中,被認定是嘉農遺跡較多的是目前嘉義大學的新民校區(過去稱作民
生校區),其實位置是比嘉中更南端,那最南端的參賽校到底是嘉中或嘉農?為了確
定這個謎團,經理跟部員三號四號兩人特別利用大年初四初五兩天的年假期間,跑了
一趟嘉義大學新民校區與射日塔(從射日塔觀景台可看見嘉中(嘉農的競爭對手)、
嘉商(1938年後在嘉農最初校地新設的學校)、嘉工(近藤兵太郎來台最初任教
的學校)、嘉大林森跟新民校區等地位置),來進行方位確認。
首先,在嘉義大學新民校區參觀會發現,新民校區中不但有嘉農校友會製作的相關紀
念碑,台北台中高雄等大都會難以見到的廣闊綠地,還有實驗性質的玉米田,而且新
民校區對面還有兩座平時作為壘球賽用,但在諸羅山少棒賽期間會作為小球員比賽場
地的壘球場,讓人確實感受到有些嘉農的感覺。隨後經理詢問了住在嘉義的親族耆老
長輩與出身嘉義且為嘉義大學畢業的朋友,從他們口中都證明了嘉農確實是在新民校
區相當多年。可是對照KANO電影顧問謝仕淵先生的著作,與嘉義大學前身嘉義農
林校區遷移紀錄會發現,在1919年嘉農創校到1938年7月為止,嘉農其實是
在目前嘉義高商的位置,但因為1938年嘉義商業學校(目前的嘉義高商)成立,
故當年7月嘉農遷校到現在的嘉義大學新民校區(而這也是許多老一輩嘉義市人口中
舊農專的所在地)。
其次,藉由射日塔的觀景台觀察後會發現,嘉農的最初校址跟嘉中的位置相當接近,
兩校學生若要上學,基本上可以說是走同一條路都能到,也因此兩校學生當時多少會
有些衝突並不是沒原因的。而從嘉義農專遷到新民校區的這個過程,並對比原址改設
的嘉義高商跟鄰近且創校後未曾遷校但校地曾經有些微變動的嘉義高中相關位置來看
,可以確定在1919年到1938年之間,嘉中確實是比在嘉商校址時期的嘉義農
林來得南邊一點點。但自從1938年7月之後,嘉義農林遷移後的新校地就比嘉中
更南端。也因此可以證明在1938年以前,曾於1937年打入夏季甲子園的嘉中
是甲子園高中棒球史上最南端的參賽校這種論點有其依據,但由於1938年嘉農遷
移到比嘉中位置更南端的新校區,因此以純粹的「地理基準與現址」而言,曾經打入
甲子園的學校,現址最南端亦可說是嘉農。
只不過嘉農最後一次打入甲子園是在1936年,在1938年遷到新校區後嘉農就
未曾再代表台灣參加這項賽事,甚至還在1939年的代表決定戰敗給嘉中。所以就
「參賽時間點的校址位置」來說,要把嘉中當成是真正最南端的參賽校,也不是讓人
無法理解的狀況。這也是為何台灣棒球維基館的嘉中條目,會有那種最南端參賽校的
說法由來,而這也可能是日本方面若要進行甲子園高中棒球知識檢定時,關於二次大
戰之前史實題目的題幹上,容易造成認定問題的一部分。
至於前面提到的嘉中校地變動,主要是KANO顧問謝仕淵先生的著作中提到嘉中本
身曾經有棒球部專用練習場,而該校70或80年紀念校刊中確實也曾經有日治時期
嘉中的棒球練習場與校地相關地圖(但因該紀念刊經理只是多年前跟親戚借來閱讀一
次,且當時印象中紀念刊刊登的那張地圖影像並不大,故仍須有此刊物的嘉中校方或
其他校友作確認),對比戰後的嘉中經過多年後才有棒球社跟棒球隊陸續恢復,且棒
球專用練習場早已不復再見(可能被戰後政府徵收或挪作它用)的狀況來看,說未曾
遷校的嘉中校地有些變動,也是一種旁觀的事實陳述。
而不管球迷或電影迷是想把嘉農或是嘉中當作是最南端的甲子園參賽校,經理是不會
有任何意見,唯一希望的是未來大家若要討論到二次世界大戰前甲子園最南端參賽校
是嘉農或嘉中時,必須要注意到下列幾點,才不至於因為認定基準的不同而出現張飛
打岳飛或關公戰秦瓊的爭辯場面(畢竟有些討論若以不同的認知基礎或觀點,在沒有
找到最大公約數的共識之下,討論起來只會變成口舌之爭或辯論大賽,而非真正能彼
此交換看法而產生新想法的情形)。
1.台灣參與甲子園是在1923到1940年
2.討論的時間基準是1919到1938年?或者是1938到1940年?
3.是要以嘉農在1919到1938年的校址最初為基準?或者是以1938年7月
以後的校址當基準?
4.遷校後未打入甲子園但遷校前打入甲子園的校址認定方式
5.目前日本的研究者或比賽主辦單位,是否願意把戰前甲子園參賽校列入最北最東最
南最西端認定範圍中,若願意認定,則可期待有官方版的正式說法,但若不願意認
定(好比避免中國或韓國的不滿),那有可能會變成各說各話的狀況。
而如果對於KANO這部電影有興趣且有友人是住在嘉義市的球迷或戲迷,不妨可以
利用2月14到5月18為期三個月的KANO相關展期間到嘉義市走走看看,來進
行為期兩天一夜的週末遊,像是嘉義大學的新民校區(嘉農原址)、電影中也會出現
的中央噴水池、超過百年歷史的嘉義公園、可以看到嘉義市大部分範圍的射日塔、進
行KANO展覽的嘉義菸酒公賣局舊址,都會是不錯的參觀景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