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日本高中棒球有些印象的球迷,應該也對勝隊會唱校歌的作法不陌生,只是跟包土
無緣的嘉農,是否有機會跟唱校歌有些關聯?而台灣代表歷來在春季或夏季甲子園是
否唱過校歌?在這次的系列文就要針對校歌演唱的由來與相關狀況作一點說明。
在選拔大會跟選手權大會一開始,其實並沒有所謂唱校歌或演奏校歌的做法,而是由
曾經在1928年獲得奧運田徑項目銀牌的大阪每日新聞女記者人見絹枝所提議才開
始出現,因為她覺得當初在奧運場上能有國歌演奏也有升旗儀式是很棒的事,因此才
跟辦理選拔大會的每日新聞提議在此賽會上亦可比照辦理,而每日新聞高層也認同人
見記者這樣的構想,因此在1929年的春甲開始了這個延續至今的校歌演奏慣例。
至於夏季甲子園主辦的朝日新聞一開始並不吃這一套,而是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
1957年夏季才開始了這個制度。
只是在開始這個校歌演奏的傳統後,通常球迷們能聽到的還是勝隊的校歌,有時候可
能會好奇敗隊的校歌到底是怎樣的旋律,因此在1999年起春夏甲主辦單位會安排
比賽當時兩校的校歌,能在二局上與二局下開始前演奏,而公營的NHK在轉播時也
會在此時讓兩校的校歌都播出來。而自1999年開始,比賽到七局下結束後主辦單
位會把交手兩校的校旗降下,在比賽結束獲勝隊唱校歌時,才再把該校的校旗重新升
起。
另外,春夏甲子園的校歌播放版本有所不同,春甲是由學校提供校歌,因此有些校歌
會出現女聲版,但夏甲都是由主辦單位與朝日新聞合作,請男歌手統一錄製,因此對
於一些喜歡聽原版校歌的球迷來說,春甲的校歌演奏反而會是比較吸引人的一刻。而
因為有些學校有比較特殊的校歌,還會引起球迷跟各界的討論,像是如水館校歌請作
曲家久石讓編曲,至學館校歌不落俗套反而像流行動畫曲讓很多球迷很想要該校校歌
完整版,而女星黑木瞳還幫輝翔館寫校歌歌詞,都算是讓人有所印象的案例。
至於電影KANO是以1931年的夏季甲子園當主軸,由於當時主辦的朝日新聞並
無校歌演奏的做法,因此我們也就不會在電影中看到獲勝的嘉農選手高唱校歌。而嘉
農後來在1935年打過唯一一次的春季甲子園,但因為是首戰敗退,所以自然也就
不曾有唱校歌的機會,這或許會讓看了KANO電影而好奇嘉農是否有在甲子園唱過
校歌的球迷覺得有些遺憾。而唯一有在甲子園唱到校歌的台灣代表校,是1930年
參與春甲的台北一中(即現今的建國中學),當年該校因首戰獲勝,而配合1929
年開始春甲有獲勝隊唱校歌的方式,能在日本當地代表台灣高唱校歌(巧合的是他們
擊敗的對手八尾中學,正好是前一年甲子園史上第一支獲勝後唱校歌的球隊),這或
許會讓建中畢業而喜歡日本棒球的部分年輕球迷覺得是相當自豪的事。
只是就目前台灣公私立高中職的校歌曲調與歌詞來看,由於受到過去戒嚴時期統治的
緣故,不少多公立學校多半呈現曲調比較慢且教條意味濃厚的歌詞,反而是有些私立
學校比較沒受到這樣的綑綁與限制(這是跟公立學校相對比較,而非完全沒有受限)
,對於台灣有意辦理黑豹旗之類高中棒球大賽而出現勝隊要唱校歌的場合時,或多或
少會讓選手陷入「這麼古板的校歌到底是唱或不唱」的困境。如果說台灣能夠長期舉
辦類似甲子園這種型態的賽事而成為了一種傳統,或許我們會看到有些學校在在校學
生跟校友會的推動下,對校歌的歌詞與曲調進行改革與重編,一旦有成功且廣受好評
的案例出現,不無可能變成另一種因為棒球而起的新風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