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經理碎碎念


這個專欄有一陣子沒出現了,但這次經理想利用一點篇幅,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在看棒球

或職業運動的過程中,球迷們應該要去注意跟分辨,甚至是該去反省的一些現象。當然內

容可能會相當直接,也比較偏向嚴肅面,有興趣閱讀的讀者請繼續閱讀,若沒興趣的人也

就請笑看以下的內容即可。



1.職業運動的本質是商業行為,世仇的塑造只是為了增加票房利益

雖然亞洲三個有職棒的國家之所以出現職棒原因,跟美國職棒相比有部分背景上的差異,

像亞洲地區主要是因為擁有職棒隊的企業希望藉此打響知名度,甚至是把職棒隊直接視為

廣告行銷的一環,而美洲地區有些球團持有者本身只是因為喜歡棒球這項運動,或者有些

企業購入球隊只是為了要藉此減稅,經營且擁有球隊的目的有所不同。但兩者相同之處,

在於讓在棒球運動上有高技術的選手,能藉由這樣技術來維持生計。至於另一個相同處,

同時也是球迷應該要了解的,就是無論是職棒或其他職業運動,其本質都不脫商業行為,

而商業行為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行銷手法,就是設法塑造競爭者的對抗情結。相信很多人曉

得蘋果跟三星(手機市場)、任天堂跟SONY跟微軟(遊戲機市場)、Google跟

臉書(社群網絡),都算是在同領域中的競爭者,雖然說競爭過程中有起有落,但也因為

這樣而促進了消費市場的蓬勃發展。至於在職業棒球中也有這種所謂的競爭者或世仇的產

生,不管是美國職棒的洋基紅襪,或是日本職棒的巨人阪神,乃至於台灣早年的味全龍跟

兄弟象,都算是因為彼此的競爭甚至是衝突,才讓媒體跟球團創造出所謂世仇的話題,也

因為這樣讓這幾個組合在交手時不管是話題性或是火藥味都比其他組合來得旺,甚至也有

球迷為了彼此支持球隊的立場不同,而在真實生活或網路上爭得面紅耳赤。


不過實際上來說,職業運動中世仇的出現,充其量只是兩支球隊雙方要相互增加彼此的票

房以及週邊產品的販售買氣所製造的一種手法,就球員彼此來說,雖然有那種「不想輸給

對方」的心情出現(畢竟這攸關了個人成績跟球隊成績,以及或多或少會有的面子問題)

,但不至於像球迷這樣將對方投射「恨之入骨」的情緒。畢竟誰也不曉得哪一天原本的對

手會變成隊友,而哪一天球團因為轉賣或解散,連打球的機會都沒了,那所謂的世仇也就

不復存在。甚至如果我們更深一層來分析,會發現有些所謂的「世仇」,雙方高層之間的

合作關係其實非常緊密,甚至也有「一鼻孔出氣」的狀況在。


這邊舉日本職棒中向來有宿敵跟世仇之稱的巨人跟阪神來說明,早期日本職棒要開始選秀

制度時,巨人跟阪神高層其實是站在同一陣線,也就是自認為可靠著本身母企業雄厚的資

金來找尋業餘球界的優秀球員加盟,因此不贊成以選秀方式來讓各隊實力趨於均等。最後

是在當時積極推動選秀制度的西鐵(後來將球隊賣給西武)與阪急(後來將球隊賣給歐力

士)兩球團代表設法說服了這兩隊高層後才順利推動。但後來在一些政策上,巨人跟阪神

高層也常常有站在同一陣線的狀況(例如去年三月的地震造成職棒是否要延後開打,當時

巨人高層強力反對,但阪神高層卻以一種不置可否的微妙反應來應對,有日本八卦媒體認

為後來因為其他球隊都贊成延後開打,加上阪神高層在拜會過巨人高層後,雙方討論出共

識,讓巨人高層在情勢比人強的狀況下勉強找台階下,最終得以讓延後開打的方針落實)

,甚至是有些壞事也都是雙方有份(好比2004年還是大學球員的一場靖弘不當收取職

棒隊營養金的事件,結果巨人跟阪神都涉案,而當時兩隊的老闆也都因為此事在各界抨擊

下黯然去職),如果說真要是如球迷所謂的「世仇」行為,那理當出現的應該是巨人贊成

所以阪神反對,或是巨人反對但阪神贊成的情形,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就可以證明所謂的

世仇,在職棒經營者格局上是根本不存在的。畢竟有共同的利益,那何不共享甚至藉此把

餅作大?對於著迷於世仇話題的球迷來說,這可能是個短時間內有點難接受的事實,但若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越多人著迷於世仇的話題甚至是入戲太深,那在背後竊喜的其實還

是能因此獲得利益的「世仇高層」。


也因此經理認為,想要看所謂真正的死對頭對決,在比較沒有利益導向的學生運動,尤其

是日本的高中棒球會比較有機會出現,不管是早期樟南跟鹿兒島實的對決,近期日本文理

跟新潟明訓的競爭,長久以來東北與仙台育英的對決,還有奈良雙雄智辯學園跟天理的火

拼,乃至於日本高校球界激戰區之一的神奈川縣內東海大相模跟橫濱的交鋒,由於雙方的

目標都是踏在對方頭上進軍甲子園,而不是因為獲勝來獲得所謂有形的金錢利益(畢竟門

票收入都是歸高野連而非參賽的兩隊,進入甲子園的話校方也都還要花一筆不少的旅費跟

交通費,在職業運動中是不會有這種狀況出現的),如此一來雙方的交手才會變成一種真

正的競爭,而不是在利益作導向下出現的「金錢遊戲」。


2.部分台灣球迷對於美日職棒的怪異看待標準

只要是有受過基本教育的人,應該都曉得「冷清」跟「熱鬧」,還有「勞方」跟「資方」

都是所謂的反義對立辭。而台灣目前呈現的勞資對立,基本上是對於資方相對有利的局面

,一方面是因為政府為了讓失業率數字不至於太難看,而必須要對於能給予工作機會的資

方有所讓步;另一方面資方本身也用一些污名化的手法,甚至是利用掌控媒體加以宣傳的

方式,將勞方扣上所謂的「草莓族」或「慣寶寶」之類的大帽子,加上資方本身一味信仰

「只要完全壓低成本,就能製造最大利潤」的迷思,完全忘了「本多利小利不小,本少利

多利不多」的道理,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目前對於勞方不利,甚至是「窮忙族」出現的根本

原因。當然面對此現象台灣政府、勞方、資方三者都有該檢討之處,不管是政府過度遷就

資方的任何要求(不管合理或不合理),勞方不敢硬起來像歐美或韓國這樣籌組強力工會

(因為擔心組工會飯碗就不保),以及資方本身完全忽視利潤是要由勞方協助才能產生,

光靠資方一己之力無法出現。當然,這邊不再繼續深究要怎樣才能徹底改善台灣目前的勞

動待遇與條件,而是藉此作為楔子,要來看看在台灣目前這種勞動待遇與條件下,部分台

灣球迷在看球時之所以會出現某種「奇特標準」的原因。


如果對於台灣棒球的網路討論環境有所觀察的球迷,相信不難發現在網路上常常有一群歌

頌美國職棒多好又多棒的特定球迷,但這群球迷往往對於美國以外的職棒始終抱持強烈敵

意跟輕視的姿態,甚至以一種類似殖民時期霸權心理的方式來看待喜歡其他國家職棒運動

的球迷,並且以一種幾近強迫的行為要求對方接受自己對於棒球的信仰與觀點全盤接收,

最明顯的狀況就是他們在看待台灣旅美與旅日球員待遇上的雙重標準。


通常這一群信仰美國職棒,推行美國職棒不遺餘力的特定球迷,在看待日本職棒的時候,

往往以一種「受害者」的觀點,認為台灣球員到日本就是當奴才或免洗洋將,吃不好也穿

不暖,任何的傷勢都是在日本出現而帶回台灣(卻刻意忽視有些球員在台灣學生棒球時期

已經有被過度使用的隱憂),因此往往會幫球員們叫屈,甚至會認為無論日本給予比美國

小聯盟要高的薪水,二軍設備比起小聯盟球隊更完善,都還是跟某些網友口中「22K」

(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基本薪資2萬2千元)沒兩樣。但這些信仰美國職棒的特定球迷出現

上面這些言論最根本目的,其實只是希望這些原本在他們理想中「應當要去美國的球員」

,能夠有朝一日看破日本的環境而重新往美國挑戰。而對於那些最初就是選擇赴美的球員

,這些美國職棒的特定球迷(或說是信仰者),卻一改當初看待旅日球員的「勞方觀點」

,轉為資方的角度開始仔細盤算,而通常這些信仰者往往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日籍球員赴美

,美國職棒給予的薪資過高(但實際上應該是要跟美國職棒自1990年代後期自由球員

身價飆漲的現象一併觀察,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濫觴與肇始),至於台灣旅美的球員無論薪

資再低,都認為是大聯盟球團的「恩賜」,認為這是壓低成本下最棒的做法。甚至對於無

緣升格大聯盟,在低階小聯盟就被解雇而黯然回台的年輕球員,往往只是用「球團也很照

顧他們」這類粉飾太平的隻字片語帶過。以這些信仰者本身在看美國職棒時各有支持的球

隊來看(也就是所謂的各為其主),會用那種「幫支持的球隊總經理打算盤」的方式作評

估,以球迷的角度而言看似無可厚非,但如果對照他們在看日本職棒的言行,及看了「魔

球」(Moneyball)這部電影後就持續醉心於希望能用小資本製造大成果的構想

,就顯得格外的矛盾且諷刺。


平心而論,如果上述這種球迷在面對不同國家的職棒,卻有時而勞方時而資方的嘴臉,試

問,當這些人在面對自己真實世界的謀職與營生過程中,他們又怎能不被資方予取予求?

如果台灣球迷無法反省並檢討上面這群特定球迷的言行對於台灣球迷在棒球討論上的格局

造成的「狹隘眼界」,也無法從對於台灣旅美旅日球員的身價評估開始建立起統一的標準

(要就承認自己是資方信仰者,否則就承認自己跟資方基本上是相互平等,不無對立可能

,不要有看美國職棒就變資方,看日本職棒就變勞方的政客型雙重標準),那類推到台灣

的勞動條件要回到對於勞方比較公平的狀況,經理個人悲觀的認為,在未來十年恐怕都不

會有任何轉變的跡象。


3.沉重的華人之光或台灣之光稱號

在社會的氛圍或媒體本身一直在追逐所謂膚淺型成就(好比財富,地位之類)的過程,對

於一般台灣小老百姓來說,缺乏夢想與實踐的動力跟榜樣已經不是什麼太新鮮的事,但自

王建民在大聯盟站穩腳步開始,台灣的媒體卻還是希望能刻意營造出所謂的英雄事蹟,或

所謂「台灣之光」的稱號,甚至到頭來「台灣之光」已經跟早年醫界對於抗生素一樣變成

濫用的現象,好比在美國出生,目前亦未申請中華民國國籍(亦可說是台灣國籍)的美國

職籃球員林書豪,純粹在美國的環境下長大並且成功進入NBA,雖然過程中遇到兩度被

釋出,但卻能夠把握有限的機會製造一波熱潮。嚴格而言,純粹就林書豪這個個體本身來

看,僅父母是來自台灣,讓出生在美國的他符合台裔的這個定義型事實外,其餘成長教育

環境是跟台灣毫無淵源(但這邊當然不包括他跟父母回台省親的場合),更非所謂MIT

(Made in Taiwan),但卻因為台灣媒體一股腦的跟著美國炒作,一夕之間他就變成了台

灣的榮耀與驕傲,這其實是相當奇怪也讓人有點難理解的情形。當然對於此現象可能不同

年齡層有不同的觀感與見解,好比目前是50~60歲年齡層的人可能會接受台灣媒體這

種幾近疲勞轟炸式的洗腦(因為這個年齡層的個體在成長期多半有著對媒體傳遞的訊息照

單全收的習慣),但20~30歲的年齡層可能會對於這種做法覺得很感冒(主要是因為

這個年齡層在網路發達下可針對各項訊息進行查證比對)。而追本溯源的來看,如果林書

豪從小就是生長在台灣這種以功利為導向而毫不重視體育發展的環境,他可能終其一生只

是個有其學業成績,在學生時期運動發展比起一般人稍微突出,但畢業後只是個領死薪水

的上班族。而不會像現在這樣突然就變成所謂台灣之光跟所謂的林來瘋現象。更直接的來

說,有些台灣的教育學者跟有志人士在林書豪現象後開始在思考,台灣要怎樣作才能產生

一個「土產的林書豪」?但真正殘酷的事實卻是當台灣如果無法排除這些長久以來的功利

以及名校文憑情結,甚至媒體對於所謂的各級考試榜首(尤其大學指定科目考試或學測)

,無法從現在放榜後大肆報導(這點已有部分學者提出抨擊),改成「不問不說不採訪」

的方針(因為報導榜首跟所謂虐待動物或自殺的訊息被誇大傳播後,會有仿效行為出現是一

樣的情形),那想要以台灣目前的環境塑造出一個林書豪的機會可以說是「0」。


回過頭來看,曾被稱作台灣之光的棒球員,不管是第一個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層級拿到勝投

並且敲出第一支安打的曹錦輝,或是連兩年拿下19勝而製造熱潮的王建民,乃至於是第

一位代表台灣參與美國職棒明星賽的郭泓志。為了這個所謂台灣之光的光環,也付出了不

少沉重的代價。像曹錦輝在經過受傷與低潮,以及回台打球後疑似涉入假球案而沉寂;郭

泓志在經過多次開刀以及投球失憶症困擾下,目前還在尋找下一個新東家。王建民在因為

外遇事件後,不但被某些好事球迷改以「大樹」戲稱,也曾坦言台灣之光這個稱號讓他覺

得太沉重。球迷或一般台灣民眾應該藉此機會思考,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台灣之光?是因

為在不同於台灣的異國環境磨練下而有所成?還是能鄙棄台灣過於膚淺的功利思維,逆勢

在台灣寫下一段可長可久的言行典範,並且藉此對一些隨波逐流的媒體與輿論賞幾個無形

耳光?而不是找幾個代表性人物,就來強調說這樣的成功就是台灣的榮耀,因為這些球員

真的擔當不起這樣的稱呼,他們是人而不是神。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都有七情六慾甚至也

會犯錯,那更何況是人,不是嗎?


今天經理會在這個單元有感而發,也是希望台灣球迷們能夠覺醒,而不是再被某些媒體或

所謂特約作家「昧於事實的見解」所矇蔽,同時能夠藉由一些跟棒球或運動界有關的時事

,去思考與判斷自己接收的訊息,到底哪些是真正的新聞?或者是某些有心人士刻意的洗

腦?甚至純粹只是短時間內的炒作?唯有了解與分辨,真正的公民素養與運動文化,才能

落實到每個台灣民眾的生活中。

3 則留言:

  1. 也就是這些因素,我才會轉而看高校野球,因為這才是最不受汙染,最原始的。

    回覆刪除
  2. 其實要看死對頭對決,在棒球國際賽上的日韓大戰也是蠻適合的,畢竟攸關國家面子,雙方都會拿出最佳實力來絕一勝負。蠻刺激的。

    回覆刪除
  3. 其實日韓大戰本身還牽涉到兩國本身的歷史情結

    畢竟在明朝時期(即日本戰國時代結束後)日本曾經兩度征韓

    甚至在近代也曾經把韓國變成殖民地

    因此韓國人對於日本的敵意其實是非常深非常久的

    (甚至在近代日本殖民統治時還發動過暗殺日本高官的計畫)

    所以他們只要遇到國際賽,除了面對北韓外,誰都可以輸就不想輸給日本.

    這種牽扯到"歷史"甚至是"政治"因素的死對頭

    經理本身認為是比較複雜

    (因為牽涉到不同國籍,以及不完全相同的文化)

    至於有相同國籍以及有共同生活記憶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體育競爭,

    就會顯得相對單純

    這也是為何經理並未將日韓國際賽的競爭列入舉例的原因

    回覆刪除